腎性骨病有哪些類型 腎性骨病如何治療
腎性骨病可分為廣義腎性骨病與狹義腎性骨病兩類:廣義的“腎性骨病”,是指一切和腎臟有關的骨病或病因與腎臟有關的骨病,如腎小管酸中毒伴發的軟骨病、腎病綜合征時發生的骨病等;狹義的“腎性骨病”又稱腎性骨營養不良,是指發生于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時的代謝性骨病,可視為CRF的重要的并發癥,重者可伴有多系統病變。
腎性骨病的分類
根據骨骼轉換速率,腎性骨病可分為4種類型。
1、高轉換型骨病
病理上稱纖維性骨炎,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成骨細胞、破骨細胞增殖活躍及骨小梁周圍纖維化為特征。
2、低轉換型骨病
包括骨軟化和非動力性骨病兩種。前者指新形成類骨質礦化缺陷,常由鋁沉積所致。后者指骨形成降低,多與高鈣血癥及糖尿病等因素有關。
3、混合性骨病
同時具有高轉化及低轉化骨病的特點,由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骨礦化障礙引起,以類骨質增加和髓纖維化共存為特點,骨轉化率變化不定。
4、β2-微球蛋白淀粉樣變性骨關節病
腎性骨病如何治療
首先應該注意調節飲食結構,比如增加高鈣低磷食物的攝入等。其次是藥物治療,如果血鈣低,一般服用碳酸鈣和骨化三醇;如果血磷高,一般服用含鈣或者不含鈣的磷結合劑;如果甲狀旁腺激素高,通常服用活性維生素D這類藥物。有些藥物可以聯合應用。
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碳酸鈣容易導致便秘和胃腸道不適,還可能會引起血鈣水平升高從而加重血管鈣化;另外活性維生素D也有這種風險。因此在用藥期間需要經常監測血鈣、血磷等指標;如果血鈣、血磷都升高,那么這種藥不能用了,需要換其它藥。
早期積極應用藥物治療效果是很好的,但是有一些患者往往忽視了早期治療。等到出現骨骼畸形、骨痛、皮膚瘙癢等嚴重的癥狀時,患者已經到了晚期;這時候就已經錯過了藥物治療的時機,這種情況再用藥物治療效果就不好,也許只能手術治療。
腎性骨病進行緩慢,出現癥狀時已經是其晚期了,臨床上以骨痛,骨折,骨變形為主要特征。骨痛突發癥狀之一,常為全身性,好發于下半身持重部位(腰,背,髖,膝關節),運動或受壓時加重,走路搖晃甚至不能起床。病理性骨折多發于肋骨,其他部位也能由于輕微外力而引起骨折。成人易出現椎骨,胸廓和骨盆變形,重癥患者引起身高縮短和換氣障礙,稱為退縮人綜合癥,小兒可發生成長延遲。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孩子腎積水該如何應對
2024-10-21皮膚膿皰疹是否會引發小兒腎炎?
2024-10-21頭孢克肟顆粒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1如何判斷是否得了腎炎?
2024-10-21如何判斷尿檢結果是否正常
2024-10-21小男孩尿檢報告異常,情況嚴重嗎?
2024-10-21小兒腎炎能否被完全治愈?
2024-10-21如何進行腎內科的網上掛號
2024-10-21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