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不慎易致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如何預防
腎為先天之本,但是近幾年腎臟病的發病率逐漸提高。據統計,我國腎臟病發病率是10%,全國有150多萬的腎臟病患者,由于腎臟病早期無明顯癥狀,因此有很多病人沒能發現自己患有腎臟病。由于其隱匿性很強,腎臟病也被稱為“隱形殺手”。那么我們怎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呢?
用藥不慎容易導致急性腎損傷
日常生活中,人們感冒后常常自行服用抗生素、退燒藥,效果看似“藥到病除”,但臨床上常常見到就是因為服用感冒藥而導致急性腎損傷。因此民間一直認為是藥三分毒,用藥要謹慎是不無道理的。這是因為,腎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和排泄器官,我們吃進去的絕大部分要經腎臟濃縮后排泄,導致腎臟局部藥物濃度很高,因此,腎臟非常容易受到藥物損害。
最常見的腎毒性藥物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非甾體抗炎藥(解熱鎮痛藥)、抗腫瘤藥物、利尿劑、造影劑等。近年來,少數中藥也被證明有腎毒性,它們包括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例如關木通、天仙藤、廣防己、青木香、甘露消毒丸、龍膽瀉肝丸、排石沖劑、冠心蘇合丸、婦科分清丸等中成藥。
出現藥物性腎損傷的患者,應立即減量或停用可疑藥物并積極治療并發癥;對于青霉素類、非甾體類抗炎藥等引起的過敏性腎炎者,若停藥后病情無緩解,可給予糖皮質激素改善腎功能;病情危重者可給予透析治療。大多數患者經積極治療后可迅速或逐漸逆轉,預后良好。少數患者可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
如何治療急性腎損傷
一些常見的病因如發熱,出汗,嘔吐,腹瀉等導致的液體流失,會讓那些伴有高危因素的高危人群發生急性腎損傷。積極預防引起體內液體丟失的因素,或是在發生液體丟失時,及時補充,并盡快就醫,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發展。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有20%的急性腎損傷是由藥物引起的。如因治療疾病需要服用腎毒性藥物時,一定要定期檢查腎功能。
橫紋肌溶解癥是引起急性腎損傷另一較常見的病因。不恰當的飲食,不科學的劇烈運動,酗酒等都是導致該病發生的誘因。建議市民品嘗海鮮時,要有節制;運動時,注意適當適量,同時戒掉不良嗜好。
最后,一些導致尿路梗阻的原因如腎結石,前列腺肥大等,也會引起急性腎損傷。一旦發現有突發的尿量減少,有時伴有腰痛,血尿等癥狀,應及時就醫,行B超即可明確診斷,解除梗阻即可緩解癥狀。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孩子腎積水該如何應對
2024-10-21皮膚膿皰疹是否會引發小兒腎炎?
2024-10-21頭孢克肟顆粒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1如何判斷是否得了腎炎?
2024-10-21如何判斷尿檢結果是否正常
2024-10-21小男孩尿檢報告異常,情況嚴重嗎?
2024-10-21小兒腎炎能否被完全治愈?
2024-10-21如何進行腎內科的網上掛號
2024-10-21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