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喝多了也會引來腎病 腎病該如何預防
一瓶可樂的含糖量相當于十塊方糖,所以飲用過多的可樂會導致過胖和引發糖尿病。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可樂喝得太多會引發腎臟疾病。這是由于可樂中含有大量磷酸鹽類,這種物質和腎結石及腎臟病有極大關聯。
此前的相關資料大多是軼聞或旁證,直到去年,才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組專家進一步揭開面紗,并將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2008年1月號的美國《流行病學期刊》上。
這些專家比較了465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和467位健康的人,對他們做各種不同的飲食安排,結果發現每天喝兩杯以上的可樂,引發慢性腎臟病的幾率就高出兩倍,但是每天喝兩杯以上非可樂的碳酸飲料,就沒有這種危險。
研究人員也認為需要再進一步詳細的研究,但是這和另一項研究結果卻很相近,即可樂會減少骨骼中的鈣質,這很可能會增加腎結石、腎衰竭和其他腎臟疾病的幾率。
因此,專家提醒大家:喝可樂要適量,切莫過于依賴。
腎病該如何預防?
腎臟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腎臟病變早期或者不太嚴重的時候,病人大都沒什么感覺,即使部分病人有腰酸、浮腫、食欲差等不適,也大都將其歸因于勞累、亞健康等,很少會聯想到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等出現了高血壓、貧血等腎功能不全癥狀去就醫時,腎功能已基本喪失,發展到了中期或尿毒癥階段。因此,定期體檢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成年人應每年檢查一次尿常規和腎功能,如果尿常規檢查出尿蛋白、血肌酐升高等,就應引起重視,找??漆t生做進一步檢查。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如60歲以上的老年人,慢性腎臟病病人家屬,糖尿病、痛風、高尿酸血癥等代謝性疾病病人,高血壓、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炎、腫瘤、全身性感染、尿路結石、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病人,有急性腎衰竭史者,腎單位減少(單側腎或部分腎切除)者,無論有無癥狀,均應每半年到一年去醫院檢查一次尿常規、腎功能和腎臟B超。
二、參加有氧運動,適當鍛煉身體,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此病的發生。
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堿性體質,從而預防此病的發生。
四、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糖尿病。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此病遠離自己。
腎病一般護理
1、喉部、扁桃腺等發炎鏈球菌感染時,需立即治療。治療要徹底,否則容易感染腎臟發炎。。
2、止痛劑殘害腎臟,止痛藥長期使用,對腎臟有嚴重傷害。
3、暴飲暴食有害腎臟健康,人體吃下大量的食物﹝動植物性蛋白質﹞,最后的衍生物﹝廢物﹞─尿酸及尿素氮等等皆需由腎臟負擔排除,故食物過量﹝暴飲、暴食﹞將增加腎臟的負擔。
4、有很多人有病時經常自作主張購買成藥﹝抗生素﹞服用,抗生素過量時會妨礙腎臟的功能,利尿劑尤其更不可私自服用。
5、婦女懷孕前作腎臟功能檢查,可避免尿毒癥之發生。婦女懷胎時,因腎臟負擔加重,所以婦女懷孕前最好檢查有無腎臟病。
6、亂吃草藥偏方,誤了治療時機衍生更多的并發癥,甚至于短期內會變成尿毒癥。
7、適量﹝充分﹞喝水不憋尿。尿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很可能經由輸尿管感染到腎臟,每天充分喝水隨時排尿,腎臟亦不易結石。
8、控制高血壓。長期的高血壓將不停地破壞腎臟之微細血管。
9、控制糖尿病。因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漸漸地會硬化,尤其末稍微血管。因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漸漸地會硬化,尤其末稍微血管。因腎臟是由數百萬細微的血管組成的,所以糖尿病嚴重時,腎臟的功能也可能壞了。
10、喝標準無污染的水,不要喝成份不明的井水或河水。
11、記得經常做腎功能檢查。每半年就必須做一次尿液篩檢、血壓的檢測。因為幾乎大半的腎臟病人腎臟損壞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所以等到身體感覺到不適時很可能已到了腎臟病的末期。
12、腎臟病不是腎虧。腎臟是泌尿系統與傳統中醫所講的﹝腎虧﹞沒有關聯。
(責任編輯:莫克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孩子腎積水該如何應對
2024-10-21皮膚膿皰疹是否會引發小兒腎炎?
2024-10-21頭孢克肟顆粒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1如何判斷是否得了腎炎?
2024-10-21如何判斷尿檢結果是否正常
2024-10-21小男孩尿檢報告異常,情況嚴重嗎?
2024-10-21小兒腎炎能否被完全治愈?
2024-10-21如何進行腎內科的網上掛號
2024-10-21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