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病是致命傳染病 法專家發現治療新途徑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科學家們最近在導致昏睡病的錐形寄生蟲細胞內部發現了一種新蛋白—BILBO1,抑制這種蛋白對于殺死錐形寄生蟲、治愈昏睡病有著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法國《生物醫學》雜志上。
昏睡病是一種致命傳染性疾病,通過采采蠅叮咬后傳播,在熱帶非洲地區十分流行。發病初期患者淋巴結腫大、發燒和頭痛,如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后,便會出現腦脊膜炎、腦膜炎、全腦炎等疾病,嚴重時可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目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有5萬至7萬的居民感染了昏睡病,這種惡性疾病同時也威脅著該地區36個國家中的近6000萬居民,昏睡病已經成為中西非一個極為嚴重的現實衛生和經濟問題。
昏睡病的致病根源是錐形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可以生活在血液、骨髓和大腦中的液態腦脊髓區域,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破壞。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微生物細胞研究室主任德里克·羅賓森教授指出,錐形寄生蟲由一種長有鞭毛的囊狀原生細胞構成,該細胞具有多種功能,分布于錐形寄生蟲的根腱處。通過鞭毛的蠕動,錐蟲進行新陳代謝,完成養分的吸入和廢棄物的排出,囊狀細胞正是錐形寄生蟲進行的細胞內吞作用和胞裂外排作用的唯一地點。
從“布魯西”類的錐形寄生蟲樣本體內,德里克·羅賓森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提取出了一種新的蛋白質,為其命名BILBO1,這種蛋白對于控制錐形寄生蟲身上的囊狀細胞極為有效。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確鑿證據表明,BILBO1對于錐形寄生蟲的細胞結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BILBO1蛋白沒有正常運轉時,錐形寄生蟲的母細胞根本無法衍生出新的囊狀細胞。實驗還發現,如果缺少了這種蛋白,錐形寄生蟲既不能正常地從體外環境吸收營養,所產生的廢棄物也無法排出,囊狀細胞從而就會出現腫脹,既不能移動也不能分裂,最終只能死亡。
BILBO1的發現給治愈昏睡病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科學家們將針對BILBO1蛋白展開新的攻關,只要早日研制出有效克制此蛋白的藥物,昏睡病的治愈就將不再遙遠。
(責任編輯:張炯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睡眠也有黃金時間段,如何科學規劃作息表
2024-09-10老人睡不著怎么辦
2024-09-06怎么治頑固失眠?教你如何一覺睡到天亮
2024-08-21怎么解決吃減肥藥失眠
2024-08-19治療失眠的藥物都有哪些
2024-08-15老年人失眠怎么治:成因、非藥物療法與綜合調理
2024-08-02調理失眠多夢,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2024-07-21缺鈣會引起失眠嗎?揭秘缺鈣對睡眠的潛在影響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