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更易出現睡眠障礙 睡眠專家教你安睡妙招
2018年3月21日是第18個“世界睡眠日”,活動主題為“規律作息,健康睡眠”。近年來,“規律作息、健康睡眠”受到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然而,在大城市里,加班熬夜、刷手機熬夜、狂歡熬夜、習慣性熬夜等等情況屢見不鮮。睡眠專家提醒,作息混亂是對生物鐘的挑戰,不僅易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形成睡眠障礙。同時也會造成大腦功能障礙,誘發各種疾病甚至腫瘤的發生。
潘集陽教授
約90.7%大學生存在睡眠問題
睡眠是一個復雜的節律性生理現象,睡眠與覺醒的轉換受晝夜節律等多種因素的調節。簡言之,即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按時吃飯、到點睡覺。然而,當今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開啟了全民熬夜的潮流,特別是大學生群體。據某項大學生睡眠調研結果顯示,約90.7%大學生存在各種睡眠問題,其中熬夜最為常見,極少數學生在22點前入睡,且近50%的學生是在24點后才入睡。
今年21歲的大三學生小楊就是其中一位,已習慣晚上熬夜看書和玩網絡游戲的他,平時都在凌晨1-2點才睡覺。結果導致白天根本沒辦法起床去上課,晚上看書也看不進去了,并連續嚴重曠課2個月,甚至連前不久的期末考試也缺考。
“小楊是患了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這是一種慢性睡眠紊亂,患者睡眠覺醒時間通常推遲≥2小時。此障礙的一般人群患病率約為0.17%,青少年卻達7%-16%。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和睡眠醫學中心門診,就有6.7%-16%失眠患者被診斷為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潘集陽教授說。
女性比男性更易出現睡眠障礙
除了習慣性熬夜的人群,被動熬夜的人群也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彤彤是一名30歲的女護士,“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讓她疲憊不堪,近半年發現自己上完夜班回來補覺很難入睡,睡眠總時間也比之前縮短,并且總感覺精神不濟、想睡眠、工作效率低,容易發脾氣,讓她很受折磨。
潘集陽教授說,倒班工作會干擾了自然光周期對人體的調節作用,使機體內在的晝夜節律與環境周期不同步,機體不能迅速適應倒班引起的環境變化,因而出現了睡眠障礙。“這種睡眠障礙叫做倒班工作睡眠覺醒障礙,其發生與年齡增長、性別等相關,尤其是女性朋友較男性更容易患病”。
疾病會導致睡眠障礙的出現
當然,導致睡眠障礙的病因除了生理因素、環境要素、精神心理因素,還有疾病因素。
今年81歲的吳奶奶常常丟三落四、找不到想要的東西,忘記要做的重要事情,或者在熟悉的地方迷路,逐漸變得性格暴躁,容易發脾氣,總是懷疑有人偷了她的東西,記性也比之前差很多,還常常半夜不睡覺,在房間里找衣服,或者在家里走來走去,白天則睡得比較多。經過相關評估、檢驗檢查后,診斷吳奶奶為“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目前伴有行為和精神癥狀。
“這種睡眠問題就是疾病所導致,是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潘集陽教授表示,阿爾茨海默病與睡眠覺醒晝夜節律存在相互作用關系,即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過程會導致晝夜節律波動幅度降低或消失;同時,睡眠覺醒晝夜節律障礙,也會通過影響神經元的活性,進一步加重阿爾茨海默病。許多其他神經系統以及內科疾病,如帕金森病、肝性腦病等,也會導致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另外,潘集陽教授提醒,在這么多導致睡眠障礙的因素中,電子產品的危害也不容忽視。根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睡眠障礙者數量的增長與使用iPad等平板電腦有關,因為“這些自發光顯示設備造成的短波光輻射已經接近褪黑素抑制的峰值靈敏度”。
睡眠障礙如何“對癥下藥”?
“一般來說,正常的睡眠時間是7.5個小時,最低不能低于6.5小時”。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睡眠障礙,潘集陽教授認為必須要找出睡眠障礙的病因,然后對癥下藥。
環境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礙:創造一個安靜、清潔、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光線幽暗、柔和、床鋪等睡具舒適的睡眠環境。
習慣改變引起的睡眠障礙:給予疏導,婉言告知睡眠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與患者共同分析對其睡眠不利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幫助其逐步的改變不適應的或不良的睡眠習慣。
心理因素誘發的睡眠障礙:及時解除緊張、焦慮、興奮、激動、抑郁、思慮等不良的情緒和精神刺激,保持心理的平衡。
此外,還需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可適當采用穴位按壓、音樂療法等方法促進睡眠;補充與睡眠有關的各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鈣、鎂、鐵、鋅等;對有睡眠伴隨癥的睡眠障礙患者,應根據病情積極治療并合理安排治療時間,應集中在白天進行,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潘集陽教授提醒,當所有促進睡眠的方法都無效時,應遵醫囑謹慎使用安眠藥,并注意用藥反應及安全(睡前上床后給藥,避免藥物發生作用,造成摔傷等意外),避免長時間使用安眠藥產生抗藥性。
“睡眠問題不僅是個人問題,更是公共問題,當出現睡眠障礙時,記得要及時到心理門診或睡眠門診就診,以判斷病情進行正確治療”。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tianxu 通訊員:張燦城)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睡眠也有黃金時間段,如何科學規劃作息表
2024-09-10老人睡不著怎么辦
2024-09-06怎么治頑固失眠?教你如何一覺睡到天亮
2024-08-21怎么解決吃減肥藥失眠
2024-08-19治療失眠的藥物都有哪些
2024-08-15老年人失眠怎么治:成因、非藥物療法與綜合調理
2024-08-02調理失眠多夢,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2024-07-21缺鈣會引起失眠嗎?揭秘缺鈣對睡眠的潛在影響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