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來,隨著氣溫持續下降,去冰場、雪場玩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而同時,因摔倒而受傷的患者也多了起來。對于滑冰、滑雪這項運動,摔傷總是難免的,關鍵還在于提前預防、及時處理,這樣才能將受到的傷害降到#!低。
前不久,張家口崇禮某滑雪場的雪道中,一位女士突然摔倒,趴在雪地上不能動彈,表情十分痛苦。幸運的是,恰好當地急救中心的一位醫生和妻子也在旁邊滑雪。
“我是一名急救醫生,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憑借多年急救經驗,這位醫生迅速滑到傷者身邊,協助雪場救援人員展開救治。醫生檢查傷者傷情后發現,該女士疑似左上臂肱骨骨折。而當時雪場救援人員現場處置并不規范,甚至使用軟夾板進行固定,造成傷者的痛苦加劇,上肢外展,無法搬運。醫生邊安撫傷者,邊用正規急救操作手法牽引,將患肢固定在其身體一側,并最終將其順利抬到擔架上,用繃帶固定運送出雪場進一步救治。
事實上,滑冰滑雪時的受傷多為摔傷、骨折,常見部位是手臂、膝關節和踝關節,也可能是腰椎骨骨折。另外,摔傷也易造成軟組織損傷,如肌腱拉傷、韌帶扭傷等。
因此,滑雪一定要選擇維護良好的人工滑雪場、滑冰場,避免巖石、樹木等危險物體造成安全隱患,絕對禁止滑“野冰”;同時滑雪前應做好熱身,初學者應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運動,不要貿然挑戰“高級道”。一旦滑冰滑雪時摔傷后不要立即起身,應先活動下四肢,看看傷情。如果是肌肉拉傷或軟組織損傷等,可以使用羅浮山百草油,通過阿是按摩法,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使組織溫度升高,達到活血化瘀、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使緊張,痙攣的肌肉充分拉長,以放松肌肉,消除疼痛;有粘連者,通過手法松懈粘連,還有利于因外傷而致的關節功能障礙的恢復。如疼痛劇烈,不要擅自移動以免加重傷情,應就近呼救求援,撥打120,請專業人員救治。
室外鍛煉要視天氣而定。如果大風天或低于-10℃,則不要選擇室外運動。氣溫過低會降低運動質量,大風也容易引起感冒和皮膚干裂。
冬季運動尤其要重視熱身。熱身活動一定要充分到位。如果體溫低,人體肌肉伸展性降低,關節就會比較僵硬,從而造成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等情況。熱身時長#!好達到10~15分鐘。熱身時先做動態拉伸,再快走或慢跑,直到微微出汗、毛孔張開為止。
運動時要選擇舒適、寬松的衣物,且不要戴口罩。剛開始運動時,可以多穿一些,身體發熱并開始出汗時,再脫去一些衣服。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口罩不夠透氣,跑步時戴口罩,不但新鮮氧氣不足,反而會吸入過多廢棄的二氧化碳,使人頭暈、氣短。
天冷時鍛煉應該主要用鼻子呼吸,不要張大嘴巴。因為鼻黏膜的血管豐富,腔道彎曲,對吸入的冷空氣有加溫和濕潤的作用,可以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咽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喉痛和咳嗽等。
冬季氣候干燥,加上運動時流失的水分,會加重人體缺乏水分的反應,所以運動后一定要多喝開水。回到室內后,應盡快換上干爽衣物,并穿上外套保暖,以防體溫快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