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由《健康報》社、39健康網、健康中國指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健康中國2030品牌計劃”第十屆健康中國總評榜發布儀式在京舉行。
當天,《健康報》社總編輯周冰,《健康報》社副社長肖景丹,朗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偉,39健康網總裁黃春燕,健康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汪楊明,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伙人周永明,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原院長、中國醫院協會原副會長、中國醫院院長理事會原理事長、北京市醫院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士俊,中國醫院品質管理聯盟主席、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院長高級顧問劉庭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張峻峰,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副主席張繼焦等百余位業界專家、嘉賓、評委參加了發布儀式。
第十屆健康中國總評榜是“健康中國2030品牌計劃”的核心評選活動,由《健康報》社、39健康網、健康中國指數研究院聯合主辦,畢馬威擔任監票機構,法國里昂商學院、中山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
整個評選過程畢馬威全程監票,并經大數據提名,輿情負面篩查與全網公示,專家評委初評,品牌復評答辯,專家評委終評,并經社會公示后,產生最終獲獎榜單。
羅浮山國藥戰略產品羅浮山百草油憑借強大的品牌力,過關斬將勇奪“健康中國年度品牌”榮譽。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副主席張繼焦宣讀年度品牌頒獎詞:
品牌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是企業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
從一個小小的產品成長為一個知名品牌,他們經歷了時間的層層考驗,用品質創造價值,用真誠贏得信任,以文化傳播品牌內涵,以創新精神取得長遠發展。
他們不僅為“健康中國”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更是為釋放中國品牌力量而奮力翱翔!他們從數百個品牌中脫穎而出,登上今天的舞臺。
品牌塑造并非一蹴而就,有著濃厚中醫藥文化底蘊的羅浮山百草油就是#!好的例子。
用品質創造價值
品質是產品的價值。羅浮山百草油由68種羅浮山道地藥材與11種珍貴植物精油,經72道工序煉制而成,功效廣泛,能祛風解毒、消腫止痛,對感冒頭痛、無名腫毒、舟車眩暈、蟲蚊咬傷、濕疹凍瘡、腹痛腹瀉等均有顯著療效,可以說是極具藥用價值的優質藥油。
羅浮山國藥以“造優質藥品,護大眾健康”的理念,引入了國內外目前極為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及質量檢驗設備,嚴格按照國家GMP生產要求,甚至建立了比國家質量標準更為嚴格的企業內控標準,確保了生產的每一瓶羅浮山百草油的質量,保證了羅浮山百草油的品質,體現了羅浮山百草油的價值。
以文化傳播品牌
文化是品牌的內涵。羅浮山百草油歷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與諾貝爾獎產品青蒿素同宗同源。據史料記載,羅浮山百草油由東晉葛洪采集羅浮山上近百種道地藥材煉制而成,其成為當時治療溫病時疫的良方,并在嶺南地區廣泛流傳,經過1600多年的傳承,最終由羅浮山國藥繼承并實現產業化發展。
因羅浮山百草油及其制作技藝蘊含著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底蘊,承載著嶺南中醫藥的起源與發展,正是因為其無可比擬的文化內涵,羅浮山百草油傳統制作技藝被國務院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羅浮山國藥通過建造羅浮山百草油歷史文化長廊、葫蘆銅像標志物、葛洪標準銅像、羅浮山百草油博物館等標志性建筑將羅浮山百草油千年歷史文化形象的向世人展現,同時收集百醫推薦、百家題詞、百種用途、百人代言、百份藏品,撰寫羅浮山百草油發展歷程、歷史文化書籍等,全力打造羅浮山百草油千年中醫藥文化產品品牌。
通過整合線上線下的整合傳播方案,借助“阿是療法”用戶親身體驗,將羅浮山百草油的功效及歷史盡數展示于老百姓眼前。
以創新取得發展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目前,羅浮山國藥與國內外多間知名大學及科研機構、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葛洪研究會等合作,對羅浮山百草油歷史文化、醫藥價值進行再開發,并進一步拓展羅浮山百草油的功效,創新研制出100種甚至更多的羅浮山百草油延伸產品,為老百姓的健康護航,為大國中醫藥品牌的崛起助力。
據了解,“健康中國2030品牌計劃”以“應需而變,協同進化”為主題,積極落實國務院“中國品牌日”的指導精神,響應國家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號召,其發現優秀、凝聚正能量的價值取向贏得了業界的好評和認可。
羅浮山百草油獲得本屆“健康中國年度品牌獎”,是國家對羅浮山百草油在產品質量、產品服務、品牌傳播、品牌創新等多方面努力及取得成績的認可。
這是對羅浮山百草油品牌發展的鼓勵也是鞭策,羅浮山國藥作為“健康中國2030品牌國家隊”成員,必將繼續響應國家品牌計劃的號召,繼續全力打造健康中國羅浮山百草油品牌,將蘊含千年中醫藥文化的羅浮山百草油推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