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三九四九,凍死豬狗。春節臨近,全年最冷的時候也到來了。因為天氣寒冷,許多人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些俗語說明冬季堅持體育鍛煉非常有益于身體健康。
越凍越要動
專家說,體育運動是對抗寒冷的最好方式。事實證明,冬季到戶外參加體育活動,身體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縮,能夠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同時,由于大腦皮質興奮性增強,有利于靈敏、準確地調節體溫。這樣,人的抗寒能力就可明顯增強。
大動前小動
人在冬季從室內到室外,溫度驟然降低,會使皮膚和肌肉立即收縮,關節和韌帶僵硬,體內的代謝放緩。在這種情況下,若立即開始鍛煉,有可能造成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而且由于心跳加快,還可能引起惡心、嘔吐等不適應癥狀。因此,應做好準備活動,使渾身的肌肉、關節活動開,體內器官尤其是心臟進入適應運動的狀態,提高神經中樞的興奮性,血液循環和物質代謝得到改善。準備活動要做到渾身發熱,這樣開始活動,便會覺得四肢有力,精神飽滿,寒冷也不足懼了。
見“陽”再動
老年人鍛煉要選擇在無風、有太陽的日子外出,要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雪、霧露中鍛煉,大霧天空氣渾濁,且能見度低,存在多種隱患。
冬季老年人鍛煉不可 “聞雞起舞”,最好在上午10點以后開始鍛煉。因為冬天起床后,老年人雖然從表面看已處于清醒狀態,而事實上一些器官還處在沉睡狀態。在清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即使沒有明顯的心血管疾病,依然會由于寒冷影響神經活動的協調,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FDPageBreak}
宜全身動
天氣不好的時候,選擇在室內鍛煉。鍛煉時宜選擇全身活動,因為局部活動反而對心臟有害。臨床發現,心臟病人在室內做腿部蹲起或手部鍛煉等局部活動時,盡管運動量比全身活動小,反而容易誘發心臟病。而跳交誼舞、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全身性肌肉活動時,全身肌肉血管舒張良好,既沒有加重心臟負擔,又達到了鍛煉的目的。
量力而動
犯有低血糖、心律不齊及其他循環障礙的老人,其血液濃度比較高,尤其是在冬季的早上,這類老人要避免不吃早點就去跑步,否則會增加心臟和肝臟負擔,因此最好在運動前適量進食進水;在運動后不能立刻進食,一定要待身體恢復平靜后再進食。同時在運動時一定不能憋氣。
對于患有支氣管炎等呼吸性疾病的老人,不要猛然進入冷空氣中進行鍛煉,要先在室外慢慢走一走,再開始進入專門運動狀態。同時盡量不要迎風呼吸,最好采取背風運動,防止因為寒冷空氣的驟然吸入對呼吸和消化系統的刺激,加重這方面的疾病。
(責任編輯:宋莎莎 )
文章關鍵詞:
健身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阻力練習是為了增加肌肉從而塑造健美體形;運動流汗是為了消除多余脂肪而變得苗條。然而,即使這些基本的健身方法有時候……詳細>>
原地跑:在室內或過道挑選一塊約一平方米左右的空地,堅持每天原地跑15分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