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帝王,大多偏愛補藥,而康熙對補藥則有所戒。對補藥,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服補藥大無益。藥性宜于心者不宜于脾;宜于肺者不宜于腎。朕嘗諭人勿服補藥。藥補不如食補。夫好服補藥者,猶人之喜逢迎者。天下豈有喜逢迎而可為善乎?
一個人的健康標志,體現在心理和體質上。對于心理的調節,康熙多通過練書法以求得“寬懷”(舒心)。他曾親自總結了一條經驗,叫做“寬懷只有數行字”,“數行字”就能得到“寬懷”之效。按現代醫學解釋,練習書法可對腦神經起到調節、放松、消除疲勞的作用,還可鍛煉人的耐心,培養人的意志,從而獲得身心健康。康熙在《仿二王墨跡》詩中說“案上露凝銅雀潤”——雖然書案上和銅雀(香爐)上凝聚了欲滴的露珠,但仍然是“象管(象牙筆桿)揮時在正心”。這“正心”二字,體現了他練書之專,養志之誠,娛心之深。對于個人體質,康熙一生勤于治理朝政,深悉體質的重要,他認為“恒勞而知逸”,在日理萬機之暇,還在宮內種植蔬菜。在秋高氣爽之時,則到木蘭圍場,急馬奔走,狩獵騎射,以舒展筋骨,增強體質。
十七世紀初,日爾曼人鄧玉函的《泰西人身說概》和意大利人羅雅谷的《人身圖說》及法國人皮理的《人體解剖學》等相繼傳入中國。為了學習西方醫學,康熙令在清廷供職的法國傳教士白晉及宮廷畫家等人,專門畫了一些解剖圖象,還叫傳教士巴多明將《人體解剖學》譯成中文,希冀“造(福)于社會”,挽救“人之生命”,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實屬難能可貴。
對于西藥,康熙對治瘧藥金雞鈉有著特別的興趣,原來康熙32年,他患了瘧疾久治不愈,眾醫束手無策,恰逢法國的傳教士洪若翰、劉應入京聞知,特進獻金雞納,康熙服之而愈,大喜,給予重賞,賜廣安門內廣廈一所。此后康熙視金雞納為奇藥,并把它作為“御制圣藥”轉賜患瘧的大臣,以示恩寵。為了研究推廣西藥,康熙還恩準在宮中開設了實驗室,供傳教士制西藥用。有時康熙還親自給官員問病開方,中西藥并用。他在宮內試種牛痘預防天花,效果較好。其后下詔推廣,讓邊外四十九旗及喀爾喀——蒙古人也種牛痘。“初種時年老人尚以為怪”,康熙“堅意為之”。
(責任編輯:宋莎莎 )
文章關鍵詞:
家庭健身,是越來越流行的一個健身趨勢。對想在家里健身的人士來說,根據自己的預算和環境,選擇合適的健身器材,是堅持運動的一個主要動力。詳細>>
先如今體育運動已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要過美好的生活,首先就要有強健的體魄。詳細>>
水果不能代替蔬菜的主要原因,是這兩類食品營養結構有所不同:詳細>>
多少年來,蔡國慶始終活躍舞臺之上,他那美妙的聲音、健康的體態始終征服著萬千觀眾。這無不得益于運動健身,蔡國慶說:鍛煉身體會為你塑造美好的……詳細>>
爬樓梯與爬山有所不同。山地往往不規則,靜息機會較多;樓梯規整,多數情況比山坡更陡,垂直角度更大,平均每步消耗體力也就更多。有人計算,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