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嬰兒來說,補鈣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寶寶缺鈣會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那么,要如何幫嬰兒補鈣呢?嬰兒補鈣的竅門是什么呢?嬰兒補鈣,你用對方法了嗎?新手爸媽在為嬰兒補鈣時要注意以下誤區哦。
一、嬰兒補鈣的八大誤區
1、補鈣不注重口味選擇會引起寶寶挑食。大部分嬰幼兒鈣劑是都是甜甜的,為的是讓寶寶更容易接受,但是此舉會讓正在處于味蕾發育期的寶寶產生對飲食的偏好。因為嬰幼兒味蕾嬌嫩,記憶性極強,過早接觸酸酸甜甜口味的鈣劑會讓寶寶放棄喝母乳和白水,并逐漸對清淡口味飲食產生厭倦。因此,在為寶寶選擇鈣劑的時候應該選擇淡口味的,而接近母乳的鈣劑是#!佳選擇,淡奶味的鈣劑既可以保護味蕾不受傷害,又#!接近媽媽的味道。
2、補鈣對骨愈合沒多大幫助。通常情況下,骨折的小兒體內并不缺鈣,因此無需補鈣。由于骨折的小兒活動減少,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骨骼對鈣的利用反而會受到抑制。如果長期盲目大量補鈣,會增加消化道、泌尿系結石等疾病的危險。
3、鈣片混在奶中吃了等于沒吃。混在食物中的鈣片只能吸收20%。正確的方法是,在喂奶后1~2小時再給孩子喂鈣片。
4、通常情況下,常規飲食不能滿足嬰幼兒補鈣需求。嬰幼兒只要通過食補就能滿足對鈣的需求了么?實際上,在當前國內膳食結構下,是不能滿足常規補鈣需求的,需要使用鈣劑進行彌補。
5、維生素D不是越多越好。中消協提醒消費者,慎服大量維生素D,服用過量會產生積蘊中毒現象。
6、含鈣產品越貴的不見得越有效。補鈣產品賣得越貴,含鈣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補鈣品宣稱“沉積好、吸收快”,有的宣稱“顆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鈣”、“納米鈣”,讓人們覺得鈣越細小越易吸收。實際上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和鈣產品的顆粒大小無關。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7、儀器的簡單測試沒法確定你是否缺鈣。在商場、藥店通過儀器的簡單測試就能確定是否缺鈣?事實上,這些場所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人體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人體鈣流失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并不準確。
8、未必人人都需要補鈣。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宣傳全民缺鈣,人們補鈣跟著廣告走。而實際上,目前我國居民每日攝鈣量為400毫克,營養學會公布的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攝鈣水平確實相對較低。但另一方面,我國居民攝鈣量地區差異很大,并非人人缺鈣。
為嬰兒選擇鈣片時,哪些味道#!適合寶寶呢?
二、嬰兒補鈣的味道選擇
鈣的口感與鈣劑原料成分、輔料品種組成等都有關系。嬰兒的味蕾正處在快速發育期,越接近天然食品味道的鈣劑越有助于嬰兒味蕾的發育。鈣劑太甜會引起嬰兒偏好甜味食品和飲料,這容易導致齲齒和肥胖,過重的味覺刺激還會導致味蕾反應遲鈍,嬰兒因而會變得挑食偏食,不利于成年后的健康。母乳或牛乳是嬰幼兒的主要食物,奶味是#!適合她們的味道。因此,給嬰幼兒選鈣劑,首選無味或淡奶味的鈣制劑。有的鈣劑比如活性鈣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氫氧化鈣,盡管含鈣高,但是PH>12,口感差,不適宜嬰幼兒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