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亭瑤
〔重點提示〕誰說86歲罹癌,接下來的日子只能每況愈下?家住福州市的劉爺爺,就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今年(2017年)虛歲90的他一如既往,走路不用拐仗,生活可以自理,老伴不在時還能下廚做點簡單的飯菜,仿佛癌癥不曾來敲門。
5公分肝腫瘤說長就長
劉爺爺的原發性肝癌其實來得很突然。2013年底,他就像過去數十年來一樣進行例行性體檢,竟發現右肝長了一顆5公分多的腫瘤,同時還伴有脂肪肝、肝硬化的癥狀。
“沒確診以前,一點跡象也沒有,沒有肝功異常,身體也沒有不舒服。”代表劉爺爺發言的是,與他結褵50多年的黃奶奶。
她今年也84歲了,不但不需要人照顧,劉爺爺生活上的各種大小事,包括和醫生討論病情,應該怎么治療,可以怎么調養,去醫院拿藥等等,全都由她一手包辦。
根據醫生的說法,從沒肝炎病史的劉爺爺,應該是由脂肪肝、肝硬化直接轉為肝癌。不過為了避免老伴想東想西而影響病情,黃奶奶從一開始就哄著他:“你是因為肝里面有囊腫和脂肪瘤,所以才要住院打藥。”
住院治療3次后,就沒再進過醫院
劉爺爺一確診馬上接受“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簡稱TACE),亦即經由血管導管打入栓塞物,阻斷血液供應,再將化療藥水直接灌注到腫瘤里。這樣的治療一共做了3次,每次間隔半年,每次住院一個多禮拜。
黃奶奶說,第1次治療的效果#!好,腫瘤縮小快一半以上;第2次效果還好;到了2014年11月做第3次治療時,雖然右肝腫瘤有再縮小,但左肝又長出一個小腫塊,所以那次治療,兩邊腫瘤都有注射化學藥水。
“這種病治療3次算一個規律,到第3次如果效果不好,就不用再做第4次,我問了很多醫生都這么說。”而就黃奶奶的看法,如果第3次效果不錯,也沒有繼續治療的必要。
所以2014年11月28日劉爺爺出院后,黃奶奶就沒再讓他進出醫院,只有定期到門診幫他拿藥。
“醫生很歡迎我再帶他回去住院檢查。你知道協和醫院可是擠得不得了,想排病床也不是那么容易。醫生可能是想,如果他的狀況很好,就可以算醫院的業績。但我和醫生說,如果檢查結果好,我很高興;如果檢查結果不好,我可就擔心了。”
“而且他年紀那么大了,住院做那些檢查也是一種折騰,還不如待在家里舒服。”對黃奶奶來說,只要老伴每天“看起來”健健康康,“感覺上”沒什么問題,那兩顆“看不見”的腫瘤實際上到底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醫生點頭,才給老伴吃靈芝
為了老伴的身體,黃奶奶不只在營養上費思量,每天早上還會提醒劉爺爺到陽臺做運動,日常生活也鼓勵他多動手,以彌補年紀愈大、愈懶得活動的不足。
此外,黃奶奶還會關注各種講座訊息,只要能“對號入座”的,她一定到場聆聽,再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劉爺爺身上。
“靈芝對肝癌有幫助”便是來自講座的收獲,不過黃奶奶可不是“隨便聽,隨便信”,她還事先問過協和醫院主治肝癌的醫師,“醫生說可以,我才買給我老伴吃。”
只是市面上靈芝產品何其多,為什么選擇現在吃的這個?黃奶奶說,她和老爺子一直住在福州市鼓樓區,知道當地有靈芝專賣店,所以就把“有地緣關系”和“辦靈芝講座”這兩家公司的孢子油產品,從質量、含量、色澤到價格,做了一番比較。
結果她認為,住家附近的這個品牌“性價比”比較高,而且“他們用的靈芝還是有機靈芝。他們的經營作風感覺上也比較踏實,沒有做過多的宣傳,這對顧客方面比較好,因為節省下來的開支會回饋給顧客,而回饋顧客就是一種顧客服務。”
靈芝吃了一段時間,頭頂開始長黑發
劉爺爺從第一次治療結束后開始吃靈芝:前面七、八個月劑量較大,孢子油每天9粒,“靈芝孢子粉+提取物”復方膠囊則是15顆;然后調整至6粒、10顆;近一年多來則維持孢子油4粒,“靈芝孢子粉+提取物”復方膠囊10顆的保養量。
這2種靈芝產品都有取得保健食品批文,也都有保肝和改善免疫低下的功能,其中“靈芝孢子粉+提取物”復方膠囊更多了抗輻射作用。不過#!讓黃奶奶“有感”的卻是劉爺爺的頭發。
“為什么這3年多來我固定給他吃靈芝,都沒放棄?因為我這個老伴原本都是白頭發,吃了3個多月以后,竟然從頭頂發根處慢慢冒出黑頭發,而且愈長愈多。如果靈芝沒有效果,怎么可能長出黑頭發?”
根據黃奶奶回憶,劉爺爺第1次治療肝癌的副作用反應#!厲害,“會發高燒、血壓高、人煩躁”,第2次治療時稍微好一點,第3次的副作用反應#!輕。
由于在進行第2次、第3次治療的住院期間,劉爺爺的靈芝都沒中斷,所以不知是否因為靈芝的緣故,才讓副作用緩和一些?
肝癌沒癥狀,“水龍頭”關不緊比較煩惱
其實在發現肝癌之前,劉爺爺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心衰竭(心臟沒力,爬樓梯會氣喘)。黃奶奶說,劉爺爺退休前身體都很好,這些毛病都是退休后才被檢查出來,起碼都有二十幾年了,長期都靠西藥控制。
五、六年前,劉爺爺的右眼還因視力模糊被檢查出白內障,還好開了刀、換了晶體,事情就解決了。差不多同個時候,他又因前列腺肥大開刀而被檢查出腎結石、膀胱結石。結石好解決,麻煩的是前列腺肥大。
“他現在#!苦惱的就是前列腺的問題,而不是肝癌。肝癌反而沒癥狀,但前列腺肥大讓他小便頻尿、夜尿多,白天小便會滴滴滴,很容易弄濕褲子,開刀開了2次都治不好。”
黃奶奶的貼身觀察,道出許多年長者的心聲──那些每天確實存在的自我感覺,才是決定他們生活質量與心情好壞的關鍵。
年紀大難免毛病多,吃的藥也多,藥物對肝、腎帶來的負擔實在不容小覷。還好劉爺爺已經吃了3年多的靈芝,在黃奶奶的印象里,最后一次體檢的結果,肝、腎功能并無異常。
“年輕時他照顧我,現在換我照顧他”
因為知道靈芝很好,黃奶奶還把靈芝介紹給好幾位親友。像是住在他們隔壁棟的七十幾歲親戚,以靈芝輔助肺癌標靶治療之后,氣色看起來好多了。本身有高血壓的黃奶奶反而舍不得吃,遲至最近才多少吃一些,使睡眠改善不少。
對黃奶奶來說,劉爺爺比她自己更重要。“我年輕時因為家里很窮,身體非常差,工作又緊張,他對我非常好,我身體才慢慢變好。所以現在他生病了,換我照顧他。”
現在的劉爺爺很幸福,什么事都有黃奶奶幫他記著、擔著。只是黃奶奶現在也不太清楚,劉爺爺對自己的病情理解多少,沒準劉爺爺也是為黃奶奶著想,才“假裝什么都不知道”也說不定。
但不管劉爺爺是真不知或假不知,黃奶奶都不在老伴面前提起肝癌的任何事,所以為了這次訪談,她還特別外出一趟。“我和他說去開座談會。我去哪里都會跟他報告,讓他有參與感。”
不知道2017年農歷年后開工的第二天早上9點半到10點多,劉爺爺的耳朵有沒有很癢?因為一場以他為主題的“靈芝座談會”,正在福州溫暖交流。
感謝黃奶奶的真情分享,她和劉爺爺一起牽手走過的經驗,可說是“晚年罹癌”的寶貴借鑒──不管年紀再大,只要處理得宜,人生依然能夠美麗續航。
【關於作者/吳亭瑤】
現居臺北市。自1999年開始報道靈芝的#$手消息持續至今。現為臺灣《靈芝新聞網》記者,著有《靈芝,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