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導讀:
11月11~12日,由國際靈芝研究學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食用菌協會、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農業局、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集團、福建省科技對外交流中心承辦的“2016國際靈芝大會”在福州隆重開幕。
在會議學術論壇上,來自各個國家的百位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大會主題“科技創新與靈芝產業發展”,更加緊扣行業共同關注的熱點與難點,對靈芝的發展現狀、效用研究情況作了精彩分享。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藥理學系張永鶴教授
靈芝多糖提取物可以鎮痛、鎮靜、安神
專研中樞神經系統的張永鶴教授,在《靈芝的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研究概況》演講中表示,從1990年代的臨床研究結果可知,靈芝對于失眠、焦慮、神經衰弱、健忘、頭痛等癥狀具有改善和緩解作用;他和其他學者所做的動物實驗也不約而同發現,靈芝多糖提取物確實可以鎮痛、改善失眠與睡眠品質、抗焦慮和抗憂郁。
靈芝的安全性,以及與一般鎮靜劑同中有異的作用機制(作用靶點更多)是其優勢。雖然動物實驗也觀察到,靈芝科研改善老年癡呆模型鼠的認知能力,以及帕金森氏癥或癲癇模型鼠的肢體癥狀,但尚無相關臨床研究支持。因此謹慎來看靈芝用于神經退化性疾病,宜以輔助西藥治療為主,或可減輕癥狀或發作次數,至于是否真有治療效果,還有待更多研究。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科技學系高銘欽教授
靈芝乙醇萃取物不僅抗癌,還能輕身不老
高銘欽教授十幾年來的靈芝研究也都使用同一種材料。他在《靈芝酒萃物的抗癌與輕身不老效用》演講中指出,其以標準化萃取流程獲得的松杉靈芝子實體乙醇提取物,同時具有抗癌、抗脂肪、抗衰老等功效。
他們通過直腸癌、上皮癌、抗藥性肺癌、HER2陽性卵巢癌與乳癌等腫瘤動物和細胞模式,證實這個富含靈芝三萜提取物可以通過擾亂細胞周期、誘導細胞凋亡、抗腫瘤血管新生、抑制癌細胞移動或增生等多種機制,抑制腫瘤生長。與化療藥并用,可增強化療效果;給小鼠吃可減少內臟脂肪;給果蠅吃則能延長壽命、增強體能。“一種靈芝多種功效”的特色在高銘欽的研究里表現的淋漓盡致。
北京307醫院邢家騮主任醫師
靈芝制劑改善血脂異常,提高HDL且無傷肝副作用
既是醫生也從事臨床研究的邢家騮,在《靈芝制劑調脂靈的實驗研究和治療血脂異常190例的臨床應用》的演講中指出,比起其他血脂指標,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更直接相關,但臨床常用的降血脂藥物卻對HDL-C沒太大作用,甚至會造成肝功能異常。
而根據他的臨床研究顯示,以靈芝制劑(子實體水提取物搭配少量枸杞)治療血脂異常患者一至兩個月,雖然調降總膽固醇和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不如西藥,但改善三酸甘油酯的效果卻不輸西藥,提高HDL的效果遠勝西藥,亦不傷肝,也無其他副作用。(該試驗未設對照組,因此邢家騮以西藥相關的統計數據,與靈芝臨床試驗的結果做比較。)
福建醫科大學藥學院許建華教授
靈芝中性三萜組分也有抗腫瘤作用
靈芝乙醇提取物中的酸性三萜(如靈芝酸),因為含量多,相關的研究也多,反倒是其中的中性三萜和甾醇類化合物較少人探討。許建華以“靈芝中性三萜組分的化學成分及抗腫瘤作用”為題的演講,主要就在講這類統稱為“中性三萜組分”的復合物,不僅對多種腫瘤的生長有抑制作用,還能增強化療藥(紫杉醇)的抗癌效果。
研究亦發現,從中性三萜組分分離而得的兩種單一化合物,氧化麥角甾醇和靈芝酮二醇,不管是對增生快速或處在靜止期(增生速度緩慢或幾乎不增生)的癌細胞(例如癌干細胞)都有促使凋亡的作用。由于現有抗癌藥物多半只能殺死增生快速的癌細胞,對靜止期的癌細胞無效,因此這兩個成分的作用別具意義。
美國Indiana大學醫學系DanielSliva教授
靈芝臨床試驗,為什么不像藥理實驗那么成功?
DanielSliva研究靈芝抗癌功效與機制已有十五年之久,從多糖與三萜混合的粗萃取物,到三萜粗萃取物,再到單一三萜化合物,均有涉獵。他在《靈芝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演講中,除了介紹團隊的研究成果,亦通過大量檢視已發表的臨床試驗報告,分析靈芝臨床試驗的兩大問題。
其一,絕大多數試驗設計不符隨機、雙盲、對照標準,以致在科學上、醫學上難具說服力。其二,試驗使用的靈芝制劑缺乏清楚的種源和成分說明,既未特別針對功效訴求(如抗癌、護心)在成分規格上做設計,更沒有事先經過細胞和動物實驗篩選,所以才導致結果不如預期——突顯不出有無使用靈芝的差別。
(本文摘自靈芝新聞網,吳亭瑤《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