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降 需警惕胰島素抵抗
糖尿病是一個頑固的疾病,需要長期治療,患者除了應該按時服藥或注射胰島素,還應積極鍛煉、控制飲食、調適心情等。可有的患者反映,自己已經從各方面注意了,血糖卻總是難“達標”,這是怎么回事呢?有一個常見的原因是“胰島素抵抗”較難控制。
什么是胰島素抵抗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么是糖尿病。人體細胞要獲得能量,第一步便是讓血糖通過細胞薄膜上的一個通道進入細胞,為細胞提供能量,而胰島素是唯一能打開這條通道的鑰匙。胰島素分泌不足,就如同缺少鑰匙;而胰島素抵抗是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就如同鎖生銹。這兩種情況,都不能順利打開通道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因此,葡萄糖在細胞外大量地堆積,致血糖升高,細胞卻得不到葡萄糖而處于“饑餓狀態”,造成以血管病變為主的各器官損傷,人體就發生了糖尿病。
胰島素抵抗有一些典型特征: 1。血脂紊亂;2。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3。動脈粥樣硬化;4。凝血功能異常;5。高尿酸血癥;6。高胰島素血癥和糖耐量損害等。有條件的患者應進行空腹及糖負荷后體內胰島素或C肽水平測定來發現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或不足。如果發現空腹或糖負荷后胰島素水平明顯升高而血糖也明顯升高,或內生胰島功能還可以,外源又補充了胰島素治療而血糖依然控制不佳,那么,患者肯定存在胰島素抵抗。
很多患者可能僅僅服用了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或直接補充胰島素,但肥胖、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原因以及年齡增長、病程越來越長,都會促進胰島素抵抗加重,所以就影響了治療效果。
如何治療胰島素抵抗
目前首選胰島素增敏劑來治療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增敏劑主要是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尤其對后天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療效較為顯著。
如果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且在早期、病程比較短,可單純服用增敏劑,效果就不錯。有研究報道,一旦適應的人群對了,用藥以后的效果非常穩定,可以維持服用。
如果病程偏長,不僅有胰島素抵抗,內生胰島的功能也比較差,就需要聯合用藥,可以聯合胰島素促分泌劑。如果胰島素抵抗比較重,人又比較胖,還可以聯合雙胍類。另外還可以跟糖苷酶抑制劑、外源胰島素等聯用。
除了改善血糖控制外,胰島素增敏劑還可以使血中甘油三酯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對脂肪肝有一定療效;可以使血壓下降,動脈硬化速度減緩,血管壁彈性改善等,使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明顯減少。
胰島素增敏劑也有副作用,如個別病人肝臟不耐受,要定期檢測肝功能,建議兩個月左右查肝功能,但羅格列酮(如鹽酸羅格列酮,商品名維戈洛)目前還沒有發現會導致嚴重的肝臟問題,相對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還有可能發生輕微水腫,對心衰患者不利。所以,肝功能異常、有嚴重的心力衰竭者、孕婦或有可能妊娠的婦女、1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者不適宜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其余對癥的患者可以長期服用。
胰島素抵抗是心腎疾病風險因素
在非糖尿病美洲印第安人中開展的Strong Heart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可能在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腎臟病(CKD)的發病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指出,由于肥胖與胰島素抵抗關聯密切,因此加強運動和控制體重有助于預防CVD和CKD。
該研究入組964例無高血壓和CVD且糖耐量正常的受試者,橫向分析穩態模型評估的胰島素抵抗(HOMA-IR)與心臟代謝危險因素之間的關系,并在1401例非糖尿病受試者中縱向分析基線HOMA-I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之間的關系。橫向分析結果顯示,HOMA-IR與性別、居住地點、吸煙和心臟代謝風險較高有關。在縱向分析中,胰島素抵抗與CVD和腎功能下降有關。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通脈降糖膠囊適用于哪些情況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