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也易貧血
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紅蛋白水平較無糖尿病的對照受試者降低0.5 g/dl。兩組受試者中貧血患病率分別為10.8%和2.7%。校正年齡、性別、胃腸道疾病病史和腎功能后,糖尿病仍是貧血的顯著決定因素。
糖尿病仍是貧血的顯著決定因素
一項來自以色列的研究提示,即便在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60ml/min的糖尿病患者中,貧血合并率也較高。
該研究覆蓋9250例受試者,其中445例腎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紅蛋白水平較無糖尿病的對照受試者降低0.5g/dl。兩組受試者中貧血患病率分別為10.8%和2.7%。校正年齡、性別、胃腸道疾病病史和腎功能后,糖尿病仍是貧血的顯著決定因素。
飲食需重視營養均衡
均衡的營養是改善體質的關鍵,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估算飲食熱量的同時,也要注重膳食營養的平衡,切不可盲目節食而導致飲食單一甚至營養不良,糖尿病患者在的飲食方案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條: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每天最少要吃夠20種食物,最好吃到30種。早上可以用蘋果、橘子、香蕉等做個水果蔬菜汁,晚上再用七八種材料煮粥,一天吃夠20種食物并不難。得糖尿病后,擔心主食升血糖太快,在此建議糖友多吃全谷物,如雜糧或雜豆。為了促消化,可以熬粥吃喝,并提前幾小時將食材泡好。
第二條: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這三類食物有幾個共同點,一是富含膳食纖維。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要吃到30克以上的膳食纖維,但多數人攝入不足,這易導致便秘、血糖升高、肥胖等問題;二是維生素C含量高,能提高免疫力,讓血管和皮膚更有彈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三是富含鉀,鈉離子含量低,有利于調控血壓。
第三條: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奶類被稱為“全營養食物”,能提供我們人體所需的大多數營養素,其最大的營養貢獻是補鈣。因此,每天應至少攝入半斤奶制品,最好一斤。鮮牛奶最好,買酸奶應選原味的。大豆或豆制品也應每天吃,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肥胖患者,可以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類,因為其脂肪含量比肉類更低,且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磷脂等,沒有膽固醇。
第四條: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從這個排序能總結出一個規律:吃四條腿的(豬、牛、羊等)不如吃兩條腿的(雞、鴨等禽類),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腿的(魚類)。這些食物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研究發現,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視蛋白質的攝取很重要。
糖尿病腎功能不全患者用藥指導
二甲雙胍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高齡、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人不能服用二甲雙胍,容易引起乳酸酸中毒。
高齡、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人不能服用二甲雙胍,容易引起乳酸酸中毒。昨天,國家藥監局中國醫藥國際交流中心和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等機構,聯合發布了《糖尿病安全用藥中國專家共識》。
《共識》是專家們根據現有國內外臨床試驗證據,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安全性進行的評估。藥監部門希望通過這本《共識》糾正目前一線醫護人員的一些錯誤認識。
二甲雙胍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共識》中指出,乳酸酸中毒是二甲雙胍治療的不良反應,但發生率極低,約為每年每10萬病人中有3例。高齡、腎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等組織缺血、缺氧情況下,容易出現乳酸酸中毒。這些情況是二甲雙胍的禁忌癥。此外,正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和碘造影劑檢查前后2天的患者,也不能服用二甲雙胍。
同時,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專家稱,目前正在監測一些被報告存在嚴重不良反應的糖尿病藥物。糖尿病臨床專家、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楊文英教授表示,由于糖尿病需要終身服藥,目前中成藥違禁添加西藥,以及濫用降糖藥傷害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應事件不斷發生。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顯示,每年全球死亡人群中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用藥不當。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糖尿病致雙眼失明一年多能否用谷胱甘肽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