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胰島素抵抗的檢驗方法
胰島素抵抗的檢測方法很多,按設計原理大致分為三類:開環法:即阻斷內源性葡萄糖與胰島素反饋環法,如正常葡萄糖高胰島素鉗夾技術、胰島素抑制試驗。閉環法:即激發葡萄糖與胰島素反饋環法,如最小模型技術、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胰島素耐量試驗、胰高血糖素試驗和持續輸注葡萄糖模型分析法;基礎狀態法:用基礎狀態下的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島素濃度(FBI)兩個指標評估胰島素抵抗,如FBG/FBI,1/FBG×FBI和穩態模型評價(HOMA)等。
正常血糖高胰島素鉗夾技術(EICT)被公認為評價胰島素的金標準;最小模型法與EICT相關性好,被認為是準確性較高的檢測方法但兩種方法操作繁瑣,不適合大樣本人群胰島素抵抗的普查。胰島素敏感指數、穩態模型法以及空腹胰島素水平等方法簡便易行,以被廣泛應用于胰島素抵抗的普查。
EICT是目前公認的檢測胰島素抵抗的方法,被認為是IR檢測的金標準。本方法是測定組織對外源性胰島素敏感性的方法,快速連續胰島素灌注使血漿胰島素濃度迅速升高并維持在一定水平,改變葡萄糖灌注率使血糖穩定在基線水平。在這種水平下可通過抑制肝糖輸出和內源性胰島素的分泌,即阻斷內源性葡萄糖-胰島素反饋,這時葡萄糖灌注率等于外源性胰島素介導的機體葡萄糖代謝率。
具體方法為:空腹12h,抽血測基礎血糖、胰島素的值,靜滴胰島素5mU/kg.min,使血胰島素維持在100mU/L,保持此速率不變,然后靜滴2%葡萄糖(2mg/kg.min),每隔5min監測血糖一次,并用Harvard泵調整葡萄糖的輸注速率(GIR),以外源性胰島素鉗制血糖于正常水平(1mmol/L)持續60min。血胰島素濃度在50mU/L以上能抑制90%肝臟內源性葡萄糖生成,因此外源注入葡萄糖量減去機體所有組織攝取量,即為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代謝率和單位胰島素所代謝葡萄糖量,這就是胰島素敏感性指標,應用較普遍。GIR越小,機體胰島素抵抗越嚴重。與胰島素耐量試驗(ITT)相比,具有不產生低血糖和伴隨的復雜神經內分泌反應等優點,因為以每5min間隔計算葡萄糖代謝率,可測組織對胰島素敏感的時間曲線,對闡明疾病的發病機制有幫助。該試驗排除了體內許多難以控制的干擾因素對評價IR的影響。但該試驗時葡萄糖可受胰島素水平改變時周圍血流變動的影響;并與輸入胰島素量而非胰島素濃度相關。但是完成試驗需要床邊血糖自動分析議和Harvard泵等特殊設備,每5min調整GIR,費用昂貴,限制了此技術的推廣。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糖尿病致雙眼失明一年多能否用谷胱甘肽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