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吃水果把好安全閥 健康吃水果有講究
很多人都喜歡把水果當正餐,醫學專家指出,吃水果應適度。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人體多種基本營養需求----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等,都不是單靠吃水果能夠滿足的,長期靠“水果化”生存,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都將產生不利影響。大部分水果糖分充足,長期大量攝入,同樣難以獲得減脂效果。
專家還指出,水果入口前,最重要的是消毒、清潔。葡萄、草莓、楊梅等表皮往往有農藥殘留,誤食會造成有機磷中毒,表現為頭疼頭暈、惡心嘔吐,嚴重時還伴有流涎、腹瀉等癥狀。要做到有效預防,除了用流動水徹底清潔水果外,還應將其在清水中浸泡至少半小時。
醫學專家為“特殊人群”開出吃水果的“特殊醫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應把握好水果甜度、食用時間、食用量三個“安全閥”。一兩片西瓜、半個水蜜桃,五六顆草莓,在餐后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后食用,既“解饞”又健康。孕婦則應避免食用“冰”水果,溫度過低,往往會刺激腸胃導致腹瀉,容易引發早產。“一顆荔枝三把火”,中醫認為,荔枝屬于溫性食物,多吃易“上火”,導致便秘、齒痛、面部痤瘡、口腔潰瘍等,所以虛火偏旺體質的人不宜食用。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有什么講究?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時候,應堅持總量控制,以“少量”作為基本原則。在兩餐之間增加一定量的水果,但一次量不要太多,放在兩餐間吃對血糖影響小。
水果含糖高不敢亂吃?眾所周知,糖尿病的發生和不合理的飲食有著很大關系,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在發病以后,會從糖尿病飲食上來著手治療糖尿病。不敢吃水果其實是糖尿病治療的誤區,水果并非全是果糖或葡萄糖,還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適當的吃些水果,不但不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同時,水果里面的各種營養元素,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
水果確實有著一定熱量,那么,糖尿病患者要如何吃水果才既有利于健康又不影響血糖呢?方法有三:
1 選擇在兩餐之間吃水果。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時候,應堅持總量控制,以“少量”作為基本原則。在兩餐之間增加一定量的水果,但一次量不要太多,放在兩餐間吃對血糖影響小,盡量選擇含糖低的水果,例如火龍果、獼猴桃、草莓、蘋果和梨等。
2 正餐吃水果應減少主食量。如果是在餐后或者餐前吃水果,則吃主食時適當減少主食的量,水果的熱量應納入主食總熱量。
3 選擇合適的水果。糖尿病患者并不是所有水果都適合吃,我們知道水果種類很多,但不同品種的水果,由于生長地點、時間、季節、成熟早晚不同,要盡量新鮮、當季的水果,這樣對血糖的影響會降到最低。
(責任編輯:楊曉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糖尿病致雙眼失明一年多能否用谷胱甘肽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