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早干預可逆轉 糖友高血糖如何控制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很多患者需要終身進行藥物控制、控制飲食、合理運動等綜合治療,即便如此,把血糖控制正常了,患者還可能出現高血壓、高脂血癥、腎病、視網膜病變等一系列糖尿病并發癥。
糖尿病前期不治,67.7%的人會發展成糖尿病
唐先生患糖尿病已經兩年多了。由于工作繁忙、精神壓力大,唐先生沒能好好地控制飲食、堅持運動,偶爾還忘記吃藥,因此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他擔心自己會很快出現糖尿病并發癥。
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四年前,唐先生的單位組織體檢,結果出來后,報告單上除了寫著他早幾年就患上的高血壓和脂肪肝外,還顯示他的空腹血糖是6.5mmol/l,建議他到內分泌科復查。但他認為自己還沒達到糖尿病的標準,因此一直沒有重視。
很多人和唐先生一樣,體檢時看到自己的空腹血糖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就覺得很安全,事實并非如此??崭寡浅^正常值最高限6.1mmol/l,低于糖尿病診斷標準7毫摩爾/升,就是空腹血糖受損;餐后兩小時血糖超過正常血糖最高限7.8mmol/l,而低于糖尿病診斷標準11.1mmol/l,就是糖耐量減退。這兩種情況都是糖尿病前期,提示患者有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細胞功能缺陷,需要及早通過飲食、運動等干預使血糖恢復正常,否則,高血糖會進一步加劇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細胞功能缺陷,使糖代謝異常加重,最終可能發展成真正的糖尿病。據國外報道,每年有5%~10%的糖尿病前期者轉為糖尿病患者。國內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者若不治療,67.7%的人可轉變為糖尿病。
早發現是關鍵
很多人在體檢時都會查空腹血糖,這能發現一部分糖尿病前期者。但是,光定期查空腹血糖還不夠,因為2/3~3/4的糖尿病前期者僅表現為進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如果只定期查空腹血糖,就會使多數糖尿病前期者漏診。
因此,筆者建議下列患糖尿病風險較大的人群:年齡大于45歲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分娩過8斤以上的巨大兒的女性、高脂血癥患者、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尿酸高的人、肥胖的人等,應定期檢測空腹和餐后兩小時血糖。
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預可使糖尿病前期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降低58%。
常見的控制高血糖疾病的方法有:
1、控制總熱量:要根據病人的營養狀況、體重、年齡、性別和體力活動情況來確定總熱量,原則是使病人體重略低于或維持在標準體重范圍內。一般老年人,每日攝人熱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減少到1200~1500千卡。其中碳水化物占總熱量60%左右,相當于主食300~400克。粗雜糧中的糖類分解較緩慢,適于糖尿病人。還應供給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每日可吃瘦肉類(包括魚、蛋和大豆制品)150~200克,牛乳250克。
2、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要充分:高纖維素食物能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因進食量減少可引起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供應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類含果糖較多,血糖控制不好時最好免食。可另外口服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片(丸)來補充。
3、防治并發癥:糖尿病時脂肪代謝紊亂,血脂高,動脈粥樣硬化發展快。食物中必須控制膽固醇含量,一般不超過300毫克/日,相當于每日一個雞蛋。少食或不食動物油脂及含膽固醇高的動物臟腑類食物。糖尿病病人還易并發腎功能不全,要經常檢查尿蛋白。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糖尿病致雙眼失明一年多能否用谷胱甘肽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