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運動不可少 合適運動最適宜?
運動可使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高,促進全身組織比靜息時更多地利用血糖,從總體上降低血糖。運動可加速脂肪代謝,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利于減輕體重,預防糖尿病的心腦血管并發癥(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運動能增強全身機體各器官尤其是心腦肝腎肺的免疫防病功能,抵御糖尿病對各器官的侵犯;還可使機體產生免疫球蛋白和多種抗體,提高機體應激適應能力,改善全身代謝。
何時運動最適宜
運動應選擇在餐后1~2小時進行,因此時血糖為高峰期,運動有助于血糖迅速轉化。運動方式有多種,可根據各人的病情、體力、愛好、場地和氣候條件而決定。有條件者應選擇中(輕)度的全身性運動,如登高和球類等,以調動整個機體和全身各器官組織經受鍛煉,提高適應和應激能力。大運動量的肌肉活動能加快對肌糖元的利用,減少對胰島素的消耗量。
運動療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運動量因人而異,一般以每次30~60分鐘,運動后微出汗,有輕度疲勞感但不氣喘吁吁,心率每分鐘120次左右為宜。
運動療法注意事項
開始時應做些準備活動,切忌操之過急。
不要空腹運動,以免出現低血糖休克,早鍛煉前應喝一杯牛奶或吃幾塊餅干。
隨身帶些糖果糕點,運動中若出現饑餓感、心悸乏力和頭暈出汗等低血糖前兆,立即補充能量。
避免在四肢部位注射胰島素,因四肢運動會加速胰島素進入血液,加速細胞對血糖的吸收利用,導致低血糖反應。
運動應定時、定量,因糖尿病病人胰島素缺乏,不能如常人那樣隨生活中各種情況引起的血糖變化而相應地調節胰島素的分泌,故生活、飲食、用藥和運動等,都應定時定量,使自己時刻處于平衡狀態之中。
每天運動6小時足矣
愛丁堡赫瑞瓦特大學研究發現,短時間高強度鍛煉——每周只需要7分鐘——可以大幅降低罹患糖尿病的幾率。這項研究的負責人James Timmons教授說:“心血管疾病和二型糖尿病是西方社會的兩大健康威脅因素。
實際上,通過常規的體育鍛煉就能減少患病的風險。但是很多人不愿聽取官方意見。我們發現,只需要做幾次30秒的劇烈肌肉運動,就可以在兩個星期之內大幅改善新陳代謝。研究證實,新陳代謝的改善將降低今后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在2周內對25個不運動男青年的新陳代謝進行了觀察,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醫學委員會最新一期的《內分泌失調》雜志上。在研究中,參加試驗的人在進行劇烈運動后——如騎自行車——對葡萄糖飲料的吸收功能大幅提高。他們體內的胰島素發揮了更高的效率,將血液中過量的葡萄糖迅速排出。血漿中的葡萄糖長期處于過量狀態將增加患心臟病的概率。
Timmons教授補充說:“心臟血管疾病往往在年輕的時候開始發展,糖尿病是最大的風險因素之一,但很多人忽視了這一點。我們的研究表明,通過短期而高強度的運動,例如每周5到6小時的訓練,就可能幫助年輕人,甚至中年人降低他們未來患糖尿病的幾率。每周爬樓兩次,每步跨4個臺階,往返3次,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這個方法可以為人們帶來健康的生活,減少數百萬英鎊的醫療服務費用。這一切,只需在青年的時候,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來做運動即可達到。”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糖尿病致雙眼失明一年多能否用谷胱甘肽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