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方法有5種 心態是制勝法寶
控制血糖的方法是什么呢?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非常關心這一話題,如果可以有效健康控制血糖,就可以有效緩解病情。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來,吃的越來越營養,這樣一來“富貴病”就跟著找上我們了,特別是糖尿病,很多人都沒能逃離糖尿病的“魔掌”。糖尿病,中醫稱之為消渴。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由于陰精虧損,燥熱偏勝。本病病變的臟腑主要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那到底要怎么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方法有哪些呢?趕緊和家庭醫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讓我們了解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為3.9~6.1毫摩爾/升(70~11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為3.9~6.9毫摩爾/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爾/升(12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復測定可診斷為糖尿病。
③: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
④當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時,表示胰島素分泌極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顯著增高時,不必進行其它檢查,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
①:餐后1小時: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過11.1mmol/L(200mg/dl)
②:餐后2小時:血糖≤7.8毫摩/升。
③:餐后3小時:第三小時后恢復正常,各次尿糖均為陰性
當血糖(GLU)超過正常值范圍,提示存在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
建議:
①:找專科醫生進行檢查,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以進一步確診。
②:糖耐量異常實際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的中間階段。這個階段改變生活方式、控制飲食、適當體育鍛煉或服用糖尿病藥物都是有效的,可以防止或者延緩進展為糖尿病。而采取綜合干預措施,糖耐量低減狀況甚至可以逆轉,從而可以有效防止該人群進展為糖尿病。可以根據醫囑選擇采取上述措施,具體可參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原則。
③:糖尿病患者,必須遵循個體化原則,采取聯合手段,同時采用低脂肪飲食、適量運動等強化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延緩病情的進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五大心得
心得之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良好的心態對糖尿病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當今糖尿病已經“大眾化”了,我成了“糖人”,不足為怪。既來之則安之,只要能夠勇敢面對現實,樹立必勝信心,科學施治,迎糖而上,糖尿病沒有什么可怕的。
心得之二:告別壞毛病、壞習慣
很多糖友有過太多的壞毛病:不運動、貪吃、抽煙、酗酒、熬夜……,正是這些壞毛病、壞習慣,才使大家成為糖友。戒掉煙、酒,適度飲食,按時作息,每天晚上準時睡覺,堅持散步、快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多項有氧運動。糖尿病自然遠離我們。
心得之三:從嚴治嘴
糖尿病患者健康第一步,就是從嚴治嘴,你如果抵擋不住美食誘惑,放開了自己的嘴巴,其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你的血糖會不斷升高。飲食原則是:
1、主食(米、面類)一般按要求分配,如果饑餓感強烈,則多吃蔬菜。
2、主食方面經常吃一些粗糧,如玉米、蕎麥、豆類。副食則多以蔬菜、瓜果為主,對一些于治糖有輔助作用的食物,如苦瓜、柚子皮(作菜)、番石榴、雪蓮果,最近血糖比較平穩,每天吃一個蘋果。
3、總量控制,彈性分配。餐后血糖常常不聽話,所以經常采取分餐的方法,一餐分成兩餐吃,然后在兩餐之間(上午10:00,下午16:00),再吃一“餐”。但注意總量控制。
心得之四:適度鍛煉,增強體質,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通過練氣功、打太極等多項體育鍛煉,使身體變好,氣血比較旺,顯得人也精神,給自己抵抗病魔的信心。
心得之五:勤于檢測,心中時時有“血糖”
自我檢測血糖水平,可以為自己提供必需的信息以及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如果不作規律的血糖測定,就不能了解自己的飲食、運動和藥物療法是否有效,也不知道何時應調整自己的治療方案。
(責任編輯:吳燕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糖尿病致雙眼失明一年多能否用谷胱甘肽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