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糖尿病 飲食配合中藥調理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最容易發生在那些營養過剩、運動量少的人群,是屬于比較典型的“富貴病”。臨床上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有各種各樣的,最為常見的還是采用中醫藥治療糖尿病。在這里,需要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的是,市場上糖尿病的民間秘方、偏方較多,病人還是不要輕易信之,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糖尿病專科接受治療。那么,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下面請來詳細了解下吧!
中醫治療的獨特之處在于防治慢性并發癥
中醫將糖尿病稱為“消渴”病,這是根據病人消瘦、口渴的典型癥狀而命名的。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是各種原因導致人體陰虛燥熱、氣陰兩虛、陰陽兩虛、瘀血內留從而引起各種慢性并發癥。劉主任說,現代年輕人很難理解中醫的這些語言,大概上了年紀的,接受過較多的傳統文化教育的人,可能容易理解一些。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生與過食“膏粱厚味”有關,生活安逸的“尊榮人”更易患上,其意義也就是長期營養過剩、缺乏運動。
中醫治療糖尿病 飲食配合中藥調理
1、首先要控制飲食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有關,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治療的效果。孫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飲食治療的先驅,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燾還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們均強調,不節飲食“縱有金丹亦不可救!”
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也總結出不少藥膳驗方。如豬胰子1只,低溫干燥,研成粉狀,每次服9克,每日2次;三豆飲:綠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湯服用;苦瓜炒肉:鮮苦瓜100克、瘦豬肉50克,武火炒后食用等等。但服用這些驗方時也應將其計算在每天攝入的熱量之中。
2、適當的中藥治療
傳統的中醫治療糖尿病是根據臨床癥狀進行三消論治。隨著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的發展,不能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應該納入包括現代醫學檢查項目在內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標,用中醫的辨證和西醫的辨病相結合。
我們在臨床治療上,對初診患者首先把糖尿病的自我保健措施交給他,要求飲食控制1-2個月,配合運動療法。若血尿糖下降明顯即可維持下去,如控制不滿意則給予中藥治療。一般分為陰虛型、氣陰兩虛型和陰陽兩虛型。
(1)陰虛燥熱(見于糖尿病的早期)表現為煩渴多飲,隨飲隨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饑,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采用養陰清熱治療。選用一貫煎加味(生地30克、沙參10克、枸杞子10克、麥冬10克、當歸10克、川楝子10克、黃連10克、丹參30克、葛根30克)。
(2)氣陰兩虛(見于糖尿病的中期)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動則加重,口干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膝酸軟,舌淡或舌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脈細弱。采用益氣養陰治療。選用生脈散加味(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地30克、生黃芪30克、蒼術10克、玄參15克、丹參30克、葛根30克)。
(3)陰陽兩虛(見于糖尿病病程較長者)表現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耳輪焦干,多飲多尿,混濁如膏,或浮腫少尿,或五更瀉,陽萎早泄,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采用溫陽育陰治療。選用金匱腎氣丸(肉桂10克、附子10克、生地10克、茯苓15克、山萸肉10克、山藥10克、丹皮10克、澤泄10克、丹參30克、葛根30克)。
治療2月左右,血糖控制滿意者則繼續用中藥,不滿意者就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選用口服降糖藥。
想必通過以上專家所作出的詳細介紹,大家已經初步了解到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了吧!在這里,仍需強調的是,糖尿病治療的首要任務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再配合調整飲食和適當運動,適當改變生活方式,科學控制血糖的平穩發展。
(責任編輯:吳燕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