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心理壓力大 如何緩解糖尿病心理負擔
自從得了糖尿病就心里總想著這事。最近幾年眼睛又做了手術,心理就總想著眼睛怎么也看不清,病也冶不好,心理想的事太多。想著有一天死了怎么辦,看東西看不清,心理難受,低血糖的時候總是念著“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是怎么回事呢”,這種情況是最近一年發生的,糖尿病已經得十多年了,心理壓力很大。趕緊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病因
1、遺傳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臨床上至少有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點多態性關系最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發現多種明確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
2、環境因素
進食過多,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發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素β細胞。
診斷
糖尿病的診斷一般不難,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爾/升,和/或餐后兩小時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爾/升即可確診。診斷糖尿病后要進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輕,大多<30歲,起病突然,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癥狀明顯,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癥酸中毒為首發癥狀,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體可呈陽性。單用口服藥無效,需用胰島素治療。
2.2型糖尿病
常見于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襲,早期無任何癥狀,或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者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血清胰島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心理處方:
1、糖尿病患者首先需先要樹立必要信心,認識到該病目前和許多疾病一樣,雖不能根治,但并非不治之癥,如果控制得當,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的。
2、糖尿病的治療需長期飲食控制、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定期檢查血糖等措施,患者要克服畏難情緒,把治療及監測行為培養成為一種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就不會成為我們生活的負擔。當我們自己能按照要求執行時,希望大家可以想想辦法獎勵自己一下,告訴自己:我做得很棒。當然也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進步,切不可急于求成或責怪自己。
3、不管面對生活還是疾病,都要有“順應自然、為所當為”的一種態度。患者要認識到面對疾病逃避不能改變現狀,要接受自己患上糖尿病的客觀現實,明白自己并不是孤獨的,也許還有人的問題比自己的還嚴重。當患者接受了一個“不完滿的自己”后,要采取積極的態度,繼續做自己患病前可以勝任的事,包括工作、學習、交際、培養興趣愛好等,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一些。
4、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請專業的臨床心理醫生給予心理健康水平的評估,如果發現患者已經達到了“焦慮癥”或“抑郁癥”的嚴重程度,則可在專業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郁劑或抗焦慮藥物,配合放松治療等,可大大改善其情緒狀態,提高其生命質量和血糖的控制。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