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需重視妊娠期糖尿病
孕育新生命讓女人的生命中充滿期待、喜悅和自豪,但隨著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的增大,很多女性都推遲了生育年齡,從而讓自己不知不覺間變成了高齡產婦。高齡產婦除了備孕需多加小心之外,還要當心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
專家指出,我國每6名孕婦中就有1人患妊娠期糖尿病,而很多準備孕育第二個孩子的女性將成為高齡產婦,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更應引起重視。
根據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新標準,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時血糖(≥10mmol/L)、服糖后2小時血糖(≥8.5mmol/L)3個時間點中的任何一個高于標準,即可確診妊娠期糖尿病。根據這一新標準,目前我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7.5%。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若飲食控制效果不佳,會危及母嬰兩代人的健康。專家介紹,飲食控制寬松,容易發生高血糖,而高血糖可能導致孕婦妊娠期高血壓或子癇前期、羊水過多、泌尿系統感染等,同時可能因孕早期高血糖導致胎兒畸形、流產,因妊娠中、后期高血糖導致高胰島素血癥、巨大兒,孩子將來發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異常的風險也大大增加;過度控制飲食,孕婦可能出現低血糖、營養不良、饑餓性酮癥等危險,胎兒可能面臨出生體重低、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受影響等一系列危害。
對此醫生強調,懷孕后第一次檢查就應檢測血糖,將懷孕前漏診的糖尿病患者及時篩查出來。確診妊娠期糖尿病的“糖媽媽”,如果飲食和運動控制一周后血糖仍不達標,就應在合理運動飲食的基礎上及時啟用胰島素治療,以管理好血糖,減少不良妊娠并發癥。隨著生育政策的調整,很多生育二孩的女性屬于高齡產婦,年齡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特別是有過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她們當中五到六成會再次患病。應當從孕前開始監測血糖,從孕早期就要注意自身營養和體重,以及胎兒生長發育情況。
孕婦預防妊娠糖尿病,在飲食調節方面要注意控制主食量、不要進食含糖高的食物、少吃多餐。
通常孕婦在懷孕中期后食欲會相對較好,這時一定要控制主食量,限制米、面、薯類等食物的攝入量,同時為了確保身體的正常需要,一天的主食量也不宜低于250克。孕婦還應注意不食如糕點、飲料、冰激凌、巧克力、水果等高糖食品。因為進食過多高糖食物,會導致孕婦的血糖升高,病情加重或生出“巨大兒”。這種巨大胎兒體質差,除脂肪多外其他都缺。“巨大兒”出生48小時后,若沒有大量的糖份供給,就會出現低血糖,智力受到影響。吃多餐會加重胃的負擔,不利于糖分代謝,況且女性懷孕期間對糖的吸收能力增強,代謝能力相對減弱,如果吃飯多運動少,就會導致大量糖分無法代謝,造成血糖升高。
因此預防妊娠期糖尿病,除調節飲食控制懷孕期間的體重,孕婦還應加以適量的運動。除醫生要求靜養的情況外,孕婦們都應自主起居,且每天至少應保持半個小時到一小時步行的運動量,多余的糖份變成能量被釋放出去,就不會存在血管中,自然也就不易引起妊娠糖尿病。
高齡孕婦患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期高血壓的幾率比年輕孕婦高很多。雖然一般來說,妊娠期糖尿病會隨著妊娠期的結束而終止,但國外有研究表明,有過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若干年后半數會患上糖尿病。有人建議,這些婦女應該在分娩后定期隨診,監控病情發展,防止發展成糖尿病。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孕婦就更應注意防范。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