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糖尿病并發癥 定期檢查很重要
糖尿病的并發癥一旦爆發,頗有一瀉千里之勢,擋都擋不住。為了預防這種情況,定期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
定期檢查有助于了解病情的發展,為藥物的使用提供依據,增加藥物療效,減少不良反應。如檢查發現并發癥就可及時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五駕馬車”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不能痊愈,但可以有效控制,其關鍵在于控制并發癥。目前公認的糖尿病治療包括五大部分,俗稱“五駕馬車”,缺一不可,即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血糖的自我監測,最后才是藥物治療,前四項都是患者的自律行為。
雖然醫生頻繁告誡糖尿病患者要堅持吃藥、堅持檢查、堅持忌口等,但很多患者,尤其是年紀較輕、發病之初的患者,一旦沒有病痛癥狀,就不再遵從醫生的囑咐;還有的患者認為各種檢查太麻煩,天天吃藥太繁瑣,于是放任自流。殊不知,糖尿病的并發癥往往像山洪一樣,一旦暴發便不可收拾。因此進行早期檢查,可以控制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每年必查三項
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的項目包括糖化血紅蛋白和八項并發癥。糖化血紅蛋白反映近兩三個月的血糖水平,每年至少應檢查兩次,血糖控制不好或者改變治療方式時宜每3個月檢查1次,當糖化血紅蛋白值介于4%~6%時,表示血糖控制理想;6%~8%表示一般;超過8%表示不良。
糖尿病的八項并發癥中,其中三項是特有的并發癥,即眼病、腎病和神經病變,每年都應及時篩查。
眼底檢查:主要排查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糖尿病眼部并發癥,每年均應檢查1次。
視網膜的病變分為六期,四期之后進入治療困難期,因此早期排查眼部疾病,可以提前為眼睛安上“警報器”。
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排查糖尿病腎病,每年堅持1次。這項并發癥與腎病相關聯,在做一般尿常規檢查時,如果發現蛋白尿跡象,千萬不要放松,此時要進一步專門檢測尿蛋白排泄率。腎病病變通常分五期,當出現微量尿白蛋白時,表示病變處于第三期,此時馬上治療可使病情逆轉,向好的方向發展;過了此階段,治療難度遞增。如果一般尿常規檢查出現明顯蛋白尿,代表腎病已經在向患者“招手”了。
尼龍絲試驗:用10克的尼龍絲排查神經病變。尼龍絲刺激正常人手心手臂,會有明顯的刺痛感,而糖尿病引起患者神經病變后,會導致感覺失常,對冷熱、刺痛等判斷失準。這項排查操作簡單、反饋效果明顯,患者可自測。
糖尿病患者自我檢測的誤區
除了要定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外,患者在家里也要注意自我檢測,然而,患者的檢測常常陷入誤區。
1、血糖高低僅用家用儀器測
家用血糖儀是在指尖采血,測的是毛細血管血糖。這種檢測有一定的局限性,當血糖超過13.3mmol/L或低于1.1mmol/L時,這種血糖儀就不能顯示數字了,而只顯示過高或過低,這個時候就不能用血糖儀測血糖了,尤其是當患者的血糖值過高時,情況就比較危險,應盡快到醫院取靜脈血進行檢測,必要時還要查酮體,及時治療。
2、早起吃藥后測空腹血糖
有的糖尿病患者常堅持每天早起后在早餐前服用降糖藥物,因此,即使要測空腹血糖,也習慣了早起按時吃藥,然而,這樣會影響血糖值的準確性,所以,空腹測血糖千萬不要吃藥。
3、運動前不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療法很重要,很多患者都知道每天要適當運動,卻忽略了運動前對血糖的檢測。事實上,血糖低是不宜做運動的,否則可能會暈倒。
不要將檢查想的太過麻煩,平和對待,才能將血糖控制,將健康自我掌控。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