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三款糖尿病中醫食療方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歷史源遠流長,只是古代沒有“糖尿病”這個病名,中醫學將具有多飲、多食、多尿,久則身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病癥稱為“消渴”。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的范疇,現代中醫學將糖尿病稱為消渴病,其主要病變在肺、胃、腎三臟。其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臨床上要求病人嚴格控制飲食。除此之外,一些簡便的食療方可以酌情選用。
中醫是怎樣治療糖尿病的?
1、首先要控制飲食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有關,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治療的效果。孫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飲食治療的先驅,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燾還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們均強調,不節飲食“縱有金丹亦不可救!”
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也總結出不少藥膳驗方。如豬胰子1只,低溫干燥,研成粉狀,每次服9克,每日2次;三豆飲:綠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湯服用;苦瓜炒肉:鮮苦瓜100克、瘦豬肉50克,武火炒后食用等等。但服用這些驗方時也應將其計算在每天攝入的熱量之中。
2、必須配合運動
《諸病源候論》提出,消渴病人應“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臺秘要》亦強調:“食畢即行走,稍暢而坐”,主張每餐食畢,出庭散步。說明適當運動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這一點和現代醫學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對于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的選擇要適當。應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以不疲勞為度”,“不能強所不能”。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極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運動強度過大或活動時間太長引起勞累,會使病情加重。尤其是嚴重缺乏胰島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腎病者,應該限制活動量。但運動強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療作用,特別值得推薦打太極拳,它具有輕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點,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適宜的運動形式。
3、注重調攝情志
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都和情緒有一定關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確對待生活和疾病,“節喜怒”、“減思慮”。保持情志調暢,氣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復。
4、適當的中藥治療
傳統的中醫治療糖尿病是根據臨床癥狀進行三消論治。隨著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的發展,不能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應該納入包括現代醫學檢查項目在內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標,用中醫的辨證和西醫的辨病相結合。
三個糖尿病中醫食療方
1、生津和胃飲:鴨梨4只,藕1根,荷梗1段,橘絡5g,甘草3g,生姜10g,蓮心10個,玄參5g。先將姜、藕、梨去皮搗爛絞汁;荷梗切碎,玄參切片和橘絡、蓮心、甘草等加水煎汁,去渣,與藕、梨、姜汁和勻飲用,每日數次。
能生津和胃、清熱止咳。適用于肺胃陰虛型糖尿病。本方中鴨梨含糖量高,應相應減少主食攝入量。
2、蟲草燉龜肉:冬蟲夏草30g,龜肉250g,沙參90g,鹽5g。龜肉切塊,放入沙鍋中,放入蟲草、沙參和適量水,煮沸,加鹽調味,再以文火燉至龜肉酥爛。每日2次食用。
能補益肺腎、養陰潤燥。適用于肺腎陰虛型糖尿病,以及體質虛弱、骨蒸咳血等。
3、芡實鴨肉湯:老鴨1只,芡實100g。鴨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將芡實填入鴨腹內,文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吃鴨肉、芡實,飲湯。每周2~3次。
能滋補肝腎、斂陰生津。適用于肝腎陰虛型糖尿病,對癥見口干口渴、腰酸尿頻、頭昏耳鳴者有良效。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