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膚病變類型有哪些?
糖尿病病人可出現多種皮膚病變,國外報告達30%。糖尿病合并的皮膚病變范圍廣,種類多,損害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膚,發生于糖尿病的各個時期。皮膚病變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導致十分嚴重的后果。
糖尿病皮膚病變類型有哪些?
1、微血管障礙所致的皮膚病變,如糖尿病性皮膚潮紅、紫癜、丹毒樣紅斑、脛前色素斑,糖尿病性大皰。
2、神經損害所致的皮膚病變,如糖尿病性無汗癥。
3、代謝障礙所致的皮膚病變,如糖尿病性黃疸、瞼黃疸、糖尿病性硬腫癥、皮膚瘙癢癥。
4、糖尿病性皮膚感染。如化膿性皮膚感染:癤、癰、毛囊炎、蜂窩織炎。真菌感染:女性陰道炎、甲溝炎、手足癬、股癬。
5、化學降糖藥物所致的皮膚反應。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皮膚病變?
由于冬天氣候干燥,加之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高,使血滲透壓過高,導致滲透性多尿,體內水分在大量丟失的同時,體內的電解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隨之流失。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較普通人更為干燥。而且,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造成皮膚營養代謝紊亂,皮膚上的不適也比普通人更明顯。
預防上要多喝白開水,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以改善皮膚營養狀況,增加皮膚彈性。從病因的角度,應控制血糖使其達到目標值。應定期檢查,出現癢的癥狀,應及早治療。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好,由于葡萄糖毒性作用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還可導致末梢部位的皮膚感覺異常。一旦周圍神經病變形成,即使血糖控制得很好,也會有癢的感覺,這時可進行對癥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會導致感覺過敏(即放大癢的感覺),同時痛的感覺遲鈍和消失。因此,在癢的時候拼命抓,皮膚抓破了自己沒有感覺,很容易感染。如果感染向縱深發展,造成肢端的壞疽,最終會導致截肢。
所以,糖尿病患者冬季要注意皮膚肢端的保暖,保證血液循環正常,用一些必要的護膚品。皮膚破損應及時就醫,穿寬松衣物和軟底鞋,把指甲盡量剪鈍。糖尿病血管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除及時治療外,如果瘙癢難忍,病情又一時難以控制,建議戴手套睡覺,防止無意識地抓破皮膚。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