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者容易患上糖尿病
雖然抑郁癥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但是如果放之不理,它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護理,血糖控制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并且會誘發其他并發癥。如果患者感到抑郁,要努力向醫生傾訴,醫生會有辦法讓患者感覺良好一些的。
抑郁癥狀可預測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
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表明,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狀是死亡風險的獨立預測因素。研究者認為,冠心病可能是兩者相關的紐帶之一。
該研究入組458例兒童發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20年隨訪期間,20.5%的受試者死亡。分析顯示,Beck抑郁量表(BDI)評分與死亡顯著相關(HR=1.05),即便校正病程、教育程度、熱量攝入量、高血壓、降壓藥應用情況、膽固醇水平、白細胞計數、HbA1c、腰臀比、A型性格和冠心病等潛在混淆因素后,兩者仍顯著相關(HR=1.04)。
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患抑郁癥?
抑郁的誘發因素有很多,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這些因素包括生物因素,情感和環境因素。對糖尿病人來說,為了控制血糖不得不改變和調整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是重要的誘發因素。糖尿病的自我護理和控制過程中所產生的壓力,耗時,飲食控制都會使生活的樂趣大大減少。
中國學者的研究表明,性別、年齡、病程、糖化血紅蛋白、并發癥情況與糖尿病抑郁的發生率密切相關。女性情緒波動更大,患抑郁的危險比男性高。中年人承擔著來自家庭、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壓力,其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齡組。同樣,糖尿病病程較長、并發癥較多的患者精神壓力及經濟壓力更大,抑郁的患病率更高。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女性、病程長、并發癥多、血糖長期控制不良者,尤應注意排查抑郁等心理疾患并及時治療。
糖尿病合并抑郁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心情低落,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躁動,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有些老年患者出現嚴重失眠、便秘、腹脹、食欲下降、心率增快、血壓增高、心前區疼痛,還會出現諸如頭痛、腰背痛、關節痛等以疼痛為主的癥狀,且服止痛藥無效。當家人或醫生發現糖尿病患者出現上述狀況時,一定要警惕糖尿病抑郁的發生。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