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糖人”更易低血糖 做好低血糖監測很關鍵
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2001~2009 年間,美國19歲及以下少年與兒童的1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21%,10~19 歲少年的2 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30%,證實了有關糖尿病在少年兒童中日益流行的說法。而且有專家認為,兒童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低血糖,下面讓小編為你詳細解答。
糖尿病兒童更易低血糖
雖說都是同一種病,但糖尿病小孩和大人的病情會不同。專家指出,兒童糖尿病的特殊性在于,一是孩子年齡小,正處在生長期,他們需要更長時間的夜間睡眠,睡的時間越長,就會有糖分消耗多補充不及時的情況出現;二是孩子的情緒變化不穩定,行為自我約束力差;三是他們對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也較差,血糖忽高忽低,就如同人乘坐電梯上上下下,一開始會覺得有點暈,經常坐就習慣了。所以在這之后,血糖稍有降低,孩子就不能很敏感地察覺。還有就是兒童對胰島素又非常敏感,用一點胰島素,作用就很明顯。正是以上這些特點,使得很多孩子容易發生低血糖。
可以說,基本上所有的糖尿病患兒都有過低血糖的經歷,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因此,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在考慮如何降糖的同時,也要考慮如何避免嚴重低血糖。
對1型糖尿病兒童來說,由于注射胰島素后未及時進食,或注射胰島素過量,或劇烈運動等原因,兒童糖尿病患者或多或少都感受過低血糖的癥狀。兒童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主要有以下這些癥狀出現。腎上腺性低血糖激惹,興奮,饑餓感,疲乏,發抖,焦慮,心悸,心率加快,唇、手指及舌頭麻木,臉色蒼白,出冷汗。神經性低血糖軟弱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視力模糊或復視,色盲,聽力下降,熱感,頭痛,昏睡,判斷力差,精神失常,記憶力下降,語言不清,行動不協調,神志不清,抽搐。
控制孩子的血糖要注意什么?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出現低血糖,就故意讓孩子在睡前多吃些零食,讓其血糖控制在較高水平,以避免夜間低血糖的發生。這是不正確的,這是在以高血糖的代價來避免低血糖,不僅不能有效達到對血糖的控制,還會惡性循環,導致以后的治療更加艱難。
那么,正確的治療是怎樣的?簡單說就是需要達到一個平衡。合理使用胰島素,而使血糖安全達標的底線就是不出現重度或嚴重低血糖的情況。既要降血糖,又不能出現低血糖。專家介紹,兒童糖尿病的治療需要給予更安全、更靈活的胰島素治療。“基礎-餐食”的胰島素治療方案,就是使用了一個長效的基礎胰島素,同時配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簡單來說,就是“三短一長”,以地特胰島素為例的基礎胰島素,一天一次注射即可有效控制血糖,尤其是降低夜間發作低血糖的風險;以門冬胰島素為例的速效胰島素在每天三餐前注射,又更加靈活方便。這種治療方法使得胰島素注射和進餐、運動以及生活方式相結合,可有效地減少低血糖的發生。
做好低血糖的監測,是控制血糖的基礎。目前最理想的方式是每天測4次血糖,即三餐前和睡前。但這項工作實施起來很痛苦。每次測血糖要扎針,不僅孩子難受,家長也心疼。所以,對于血糖控制得較好的兒童,鞏純秀建議可適當減少監測次數。比如,有的孩子在清晨的空腹血糖始終很好,就沒必要在這個時間點重復扎針監測,只要一個星期測一次作為抽查,如果一直保持良好,這個時間點就可以省去。但是如果一旦出現血糖波動的情況,這個時間點的監測就不能少。
(責任編輯:余錦家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