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吃高脂肪食物易患糖尿病?
過量攝取高脂肪食物,就容易患上糖尿病,這是為什么呢?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發展細胞》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確認,過多攝取高脂肪食物易患糖尿病與“分子馬達”KIF12有關,并且確認一種現有的治療胃潰瘍藥物對高脂肪飲食引發的糖尿病具有治療效果。
“分子馬達”大小以納米為單位,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馬達”,實際上是細胞內的一類蛋白質。它是細胞內化學能與機械能轉換器,消耗營養并完成特定的運動,實現特定功能。在45種已發現的“分子馬達”中,“KIF12”的功能一直是一個謎。
東京大學特聘教授廣川信隆率領的研究小組,利用實驗鼠對“KIF12”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KIF12”大量分布在胰腺和腎臟中。如果這種蛋白質失去功能,在分泌胰島素的胰腺細胞中,負責調整細胞內反應的細胞器功能就會受損,導致患上糖尿病。而給實驗鼠喂食高脂肪食物后,“KIF12”也會減少,上述細胞器也不會發揮作用,同樣患上了糖尿病。
研究小組分析了參與這一過程的各種物質的結構后,認為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替普瑞酮”(商品名“施維舒”)可能有效,于是連續兩周給患糖尿病的實驗鼠喂食“替普瑞酮”,結果發現,這些實驗鼠的胰島素分泌量基本達到了正常實驗鼠的水平。
廣川信隆指出:“人體也有KIF12蛋白質,今后準備調查替普瑞酮是否能夠作為治療和預防糖尿病的藥物使用,同時準備利用此次發現的機制,與制藥公司合作開發更加有效的藥物。”
相關鏈接:預防糖尿病 早餐務必要吃得健康豐富
如今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為了趕時間,或是想要減肥,常常省略早餐,或者吃得過于單調。專家表示,市民對早餐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事實上,不吃早餐的危害極大,容易造成熱量攝入中斷,可能引起低血糖反應。很多市民因為早上沒吃東西,午餐和晚餐大量進食,容易導致血糖反彈性升高,使血糖出現較大波動,進而影響全天的胰島素調節。因此,一頓健康、豐富的早餐不僅能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平穩控制血糖。
專家提醒,兩廣地區的人平時早上喜歡吃粥、粉、面食,但這些食物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較高,一般來說吸收消化較快,容易導致餐后血糖升高。對此,羅佐杰建議市民平時可以適當地補充些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具有減少胰島素的用量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