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可治療糖尿病神經并發癥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眾多慢性并發癥。隨著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日益增多,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并發癥也在逐年增加。其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的末梢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手足感覺異常如冷涼、麻木、疼痛、灼熱等,在雙手呈“手套”樣分布,而在雙足這些不良的感覺呈“襪子”樣分布,并且從手指尖、腳趾尖向上有逐漸加重的疼痛、麻木、溫度覺減退或消失。這些是糖尿病神經并發癥研究的焦點,其中最嚴重、治療費用最高的就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什么?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經病變,未梢神經感覺障礙及植物神經損害,下肢血管病變、動脈硬化引起周圍小動脈閉塞癥,或皮膚微血管病變以及細菌感染所導致的足部疼病、潰爛。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控制可出現干性壞疽,最終導致骨骼壞死。
糖尿病足前期癥狀有什么樣的感覺呢?專家介紹,前期癥狀會主要表現為經常有小腿抽筋。在行走一段距離后下肢感到疲乏、勞累、發麻、酸脹。偶覺腳趾或足底有螞蟻爬或針刺感一閃而過。坐久、行久臂部或下肢感沉重,累而乏力。下肢畏寒,或一側肢較明顯。用手指摸小腿皮膚感覺有些遲鈍,不像正常皮膚摸上去那么敏感等。凡有前述之一癥兆,都為糖尿病足前期癥狀,應及早進行治療。
針灸治療要及時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中常見的并發癥。許多病人往往在病癥初期末梢神經發生病變時不重視,或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在臨床上大部分病人都在接受西藥與中藥的治療,也有做電、磁等物理治療。此外,糖尿病人可以選擇針灸治療方案,因為用針灸、水針、火罐等治療方法對控制患者的病末梢神經病變和病情發展、緩解痛苦是較佳的方案,能使患者擁有比較良好的生活質量。但建議發現足部病變后就要及時治療,不要等到嚴重到需要截肢時才來進行治療,那時候就已經晚了。所以,在病癥初期,患者只要得到正確治療與保健,就可避免惡果發生。
另外,專家建議,一般的患者也可以在家里進行自我保健。比如:拍手、打坐都有助于改善末梢神經的血液循環,從而改善癥狀。拍手的要點是雙手互拍,要拍得響亮;要拍得均勻,從手尖到手心、手背,再逐漸向上拍到胳膊;疼痛部位明顯的可以疼痛部位為中心向四周擴展;程度以感到皮膚疼痛、發紅為度。打坐的要點是盤腿而坐,可以自然地坐在床上或沙發上。雙手手心向上,輕輕放在小腹(即丹田)處,雙手背放松,放在兩腿胯上,雙肩自然下垂,姿勢完全處于放松狀態,每次做20—30分鐘,逐步延長時間,以雙腿感到麻木甚至無知覺為好。然后放開雙腿,以恢復血流。而自我保健要貴在堅持,持之以恒。
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1、控制血糖
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圍,才能從根本上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發展。控制血糖包括合理的飲食結構、適當運動鍛煉,當生活方式干預無法控制血糖時,向內分泌科醫生尋求幫助,接受恰當的藥物治療。
2、保護足部,避免受傷
包括避免熱水燙腳,每天用溫水和無刺激性的肥皂清洗雙腳,泡5分鐘即可,用白毛巾擦干。洗腳水的溫度在40℃,就是用手摸上去不燙(有感覺障礙者可讓家人幫忙或用溫度計測)。足部干燥者涂抹護膚品,防止皮膚干裂。及時修剪趾甲,胼胝不隨便剪。當發生胼胝時,首先注意不要自己修剪,因為極可能剪破。有條件的病人可以穿特制的治療鞋,鞋子用特殊的彈性材料做鞋面,柔軟的厚底,配上特制的鞋墊,可以分散足底的壓力,減少胼胝的形成。鞋襪宜寬大一些,透氣性要好一些。避免燙傷及凍傷。
3、嚴禁吸煙
吸煙使小血管痙攣,加重下肢缺血、缺氧,加重糖尿病足癥狀。
4、定期去醫院檢查
檢查下肢血管情況及周圍神經病變,并請醫生檢查足部皮膚。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