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是胖子專利 4種“瘦子”容易得糖尿病
很多人都覺得糖尿病是胖子的專利,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事實上,很多瘦子也容易得糖尿病,下面讓小編為你講講容易得糖尿病有哪些“瘦子”。
在臨床上發現,“瘦糖友”多為1型糖尿病患者,而2型糖尿病則“有胖有瘦”,這是因為超重或肥胖的人,出現代謝紊亂的可能性更大。一般來說,瘦人得糖尿病多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所致。胰島素缺乏,人體不易儲存能量,身體也不容易發胖。此外,現代社會節奏快,工作和心理壓力大,極易導致體內胰島素代謝紊亂。在此作用下,清瘦型的人也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哪些瘦人得糖尿病風險更高?
1、有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2、向心性肥胖或“隱性肥胖”的人。他們看上去不胖,但肚子上的脂肪卻很多。體質指數看似正常甚至偏低,但內臟脂肪含量卻過 高,這類人需尤其警惕,更應注意監測腰圍、腰臀比;
3、有巨大兒生產史的女性。很多孕媽媽營養過剩,胎兒過大,這不僅加大了產婦分娩時的困難,而且也增加 了產婦日后患糖尿病的危險。懷孕期間要注意檢測血糖,做到營養均衡最重要,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4、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育齡女性。多囊卵巢綜合征與內分泌 激素代謝紊亂有一定的關系,而這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也會讓患者變得消瘦
不少處于患病初期的“糖友”會發現自己與患病前相比,體重輕了,人也瘦了不少,在消瘦的同時,還經常會感到疲憊、吃不飽、容易餓、睡眠質量下降。其實,這些都是血糖升高惹的禍。
人體內的糖原本應為身體提供能量,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功能受損,機體細胞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機體反而錯誤地認為血糖不夠,于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就會增加,使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來補充能量和熱量。其結果是使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丟失,糖尿病患者就會表現出體重減輕、形體消瘦。
當糖尿病患者的實際體重低于標準體重達到10%甚至更多時,就該引起注意了。
對于消瘦型糖尿病來說,要特別注意飲食上的調整,采取飲食治療的方式來改變病癥。
消瘦型糖友配餐應遵循的原則
1、糖尿病人因代謝紊亂,蛋白質分解過速、丟失過多,容易出現負氮平衡。所以膳食中應補充適量奶、蛋、魚、瘦肉和豆制品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一般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蛋白質1~1.5克,消瘦型糖尿病患者可酌情增加。每日能量攝入量可適當放寬,使得糖友的體重回到標準體重水平。
2、一般糖尿病患者每日脂肪攝入總量在50~60克,消瘦型糖尿病患者可適量增加,在烹調時最好選用植物油,避免攝入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如魚子、肥肉、動物肝臟、腦髓等。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