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要學會觀察“尿” 每年檢查尿液最保險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死于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者已大為減少,患者的生命明顯地延長,然而糖尿病的各種慢性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卻明顯增高。檢測血糖是糖尿病人每天必做的“功課”。但是,糖友們知道檢查尿液也是非常重要嗎?
尿中有泡沫應當去就醫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最簡單的監測辦法是定期檢查尿液,查尿蛋白,及早發現糖尿病腎病的苗頭,防患于未然,積極治療。如果排尿時出現很多泡沫,則可能是尿蛋白的一個信號,但不是說尿里有泡沫就表示一定有尿蛋白,所以不用緊張,可以通過檢查確定。如眼部、腿腳出現腫脹,或出現無明顯原因的乏力時,也應該去查查尿。
夜尿增多須要提高警惕
在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夜尿多是指夜間尿量或排尿次數的異常增多。健康人每24小時排尿約1.6升,正常人排尿次數晝夜比,青少年為3~4∶1,中年為1∶1,7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1∶3。如果夜尿量大于一天總尿量的1/2或晝夜排尿次數比值減少都為夜尿多。伴隨夜尿量的增多,夜尿的次數也增多,輕者起夜2~3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往往導致患者睡眠不足、精力減退、食欲不振、焦慮煩躁、精神萎靡,這些又可以成為血糖增高難以控制的常見誘因,因而應當引起重視,積極治療。
每年檢查尿液最保險
很多時候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早期唯一的表現,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是提早發現這種致命性并發癥的有效方法。不過尿中白蛋白量一次異常有時也不能說明問題,在血糖急劇升高、體育運動、尿路感染、血壓升高、心力衰竭、急性發熱等情況下,可能會暫時升高,所以應該再復查兩三次。如都在30~299毫克/日,說明尿有微量白蛋白,出現了糖尿病腎病的苗頭。如果不進行早期干預,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會出現大量的蛋白尿、水腫、貧血。醫生建議尿微量白蛋白檢查陰性者,每年至少復查一次。
5招做好糖尿病腎病的早期防治
1、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腎病患者控制血糖和改善各種代謝紊亂的基礎。糖尿病腎病患者可通過減肥、調整飲食、戒煙、戒酒、適當地參加運動等措施來改變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
2、要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是:空腹血糖應低于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血糖應低于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應小于%。糖尿病腎病患者一旦并發腎病,應盡早地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因為胰島素既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又不會損害其肝腎功能。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可使用格列喹酮、格列奈類胰島素促分泌劑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等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如維戈洛)除可改善腎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外,還具有獨立于降糖作用以外的保護腎臟的作用。
3、要控制好血壓:
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升高均可加快糖尿病腎病腎病患者病情的進展速度。18歲以上的非妊娠糖尿病腎病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有高血壓的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類降壓藥進行治療,因為這兩類藥物都有特殊的、獨立于降血壓作用以外的保護腎臟的作用。
4、要糾正血脂紊亂: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標是:總膽固醇(TC)應低于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LDL-c)應低于毫摩爾/升,高密度脂蛋白(HDL-c)應高于毫摩爾/升,甘油三酯(TG)應低于毫摩爾/升。
5、透析和腎移植
當腎臟惡化出現腎衰竭時,及時透析或成功腎移植可使你重獲健康生活。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