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改吃飯順序就能控糖 糖友烹調“懶一點”好
據報道,日本大阪府立大學教授今井佐惠子課題小組日前宣布,他們根據一項對照研究發現,就餐時先吃點蔬菜再吃飯,不管有無糖尿病癥狀,都有助于降低血糖值并減少其變動幅度。今井佐惠子認為,只要用餐時稍加注意進食順序,就能幫助預防生活習慣病。到底先吃菜后吃飯降血糖有無科學道理?臨床營養師又是怎么建議的呢?
蔬菜成“先鋒”升糖能延緩
糖尿病是一個和吃密切相關的疾病。日本學者對糖尿病患者用餐順序的建議是,先進食占每頓食量一半的蔬菜、蘑菇、海藻等菜肴,然后進食肉、魚、大豆、乳制品等含蛋白質的菜肴,最后進食米飯、面包、面條和芋薯類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水果。研究者發現,糖尿病患者組中,如果是先從米飯等碳水化合物開始吃飯,就餐過后兩小時,其血糖值平均達10.8mmol/L;若先吃點蔬菜再吃米飯,這一數值則是8.9mmol/L。后者的血糖值明顯降低,且變動幅度也減小了很多。在健康人對照組中,研究小組也發現先吃蔬菜或先吃飯對血糖值的類似影響。
對此,專家表示,從膳食攝入吸收的角度,營養學者都認為,以蔬菜→主食→肉類→湯的進食順序,確實對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幫助。
上述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順序不管是蔬菜→主食→肉類→湯,還是蔬菜→肉類→主食,其共同點都是推崇首先應進食蔬菜。其中的原理可能是,蔬菜里面含較多膳食纖維,可延長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時間,從而延遲糖分在小腸里的吸收,進而延緩了餐后血糖劇烈升高。另一種原因可能是人們往往習慣開始吃得多,所以哪種食物升高血糖速度慢,就應該先吃、多吃。
糖友烹調“懶一點”好
糖尿病營養治療原則是總熱量合理,營養平衡,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比例合適,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三餐熱量分配合適。
三餐熱量分配原則:一般是早餐、午餐、晚餐熱量為全天熱量的1/5、2/5、2/5。如果加餐,可在相應的正餐分配其中的10%左右,加餐時間一般在兩餐中間。
由于食物的加工精細程度和烹調方法不同,血糖指數可能有些變化。淀粉顆粒在水和熱的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膨脹,有些淀粉顆粒甚至破裂并分解,變得很容易消化,如煮粥時間越長,血糖生成指數越高,對血糖影響越大。
“顆粒大小”也會對其產生影響——食物顆粒越小,越容易被水解吸收,其血糖生成指數也越高,故食物不宜太精細。
食物的成分也會對血糖有影響。如豆類食品難消化,血糖生成指數低。面粉易消化,故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高。
在廚房要”懶“點,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類能整粒吃就不要磨。一般薯類、蔬菜等不要切得太小或成泥狀。寧愿多嚼幾下,腸道多運動,對血糖控制有利。
可溶性粘性纖維由于增加了腸道內容物的粘性,從而降低了淀粉和消化酶的相互作用,如燕麥、豆類等含有大量粘性纖維,都是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
“粗”糧不要細作,注意高低升糖指數食物的搭配。以面包為例,白面包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為87.9,但摻入70%~80%大麥粒的面包為34。
(責任編輯:司萬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