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更需重視妊娠期糖尿病
專家指出,我國每6名孕婦中就有1人患妊娠期糖尿病,而很多準備孕育第二個孩子的女性將成為高齡產婦,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更應引起重視。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根據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新標準,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時血糖(≥10mmol/L)、服糖后2小時血糖(≥8.5mmol/L)3個時間點中的任何一個高于標準,即可確診妊娠期糖尿病。根據這一新標準,目前我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7.5%。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若飲食控制效果不佳,會危及母嬰兩代人的健康。專家介紹,飲食控制寬松,容易發生高血糖,而高血糖可能導致孕婦妊娠期高血壓或子癇前期、羊水過多、泌尿系統感染等,同時可能因孕早期高血糖導致胎兒畸形、流產,因妊娠中、后期高血糖導致高胰島素血癥、巨大兒,孩子將來發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異常的風險也大大增加;過度控制飲食,孕婦可能出現低血糖、營養不良、饑餓性酮癥等危險,胎兒可能面臨出生體重低、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受影響等一系列危害。
醫生強調,懷孕后第一次檢查就應檢測血糖,將懷孕前漏診的糖尿病患者及時篩查出來。確診妊娠期糖尿病的“糖媽媽”,如果飲食和運動控制一周后血糖仍不達標,就應在合理運動飲食的基礎上及時啟用胰島素治療,以管理好血糖,減少不良妊娠并發癥。隨著生育政策的調整,很多生育二孩的女性屬于高齡產婦,年齡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特別是有過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她們當中五到六成會再次患病。應當從孕前開始監測血糖,從孕早期就要注意自身營養和體重,以及胎兒生長發育情況。
飲食運動控制是關鍵
據專家介紹,目前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包括單純飲食、運動控制以及在飲食、運動控制的基礎上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據翁建平介紹,飲食控制要以既能保證孕婦和胎兒營養而又不引起饑餓性酮體產生及餐后高血糖為原則;運動以不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發育遲緩,不引起宮縮,準媽媽心率正常為原則。如果在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3~5天后血糖仍無法達標,或飲食控制后出現饑餓性酮癥,增加熱量血糖又超標,就必須盡早開始胰島素治療,并一直持續到分娩。
但要準媽媽控制飲食并不容易,很多準媽媽就表示,常常會感覺饑餓,而且吃得太少,也會擔心寶寶的發育受到影響。對此,專家表示,飲食運動控制的過程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而只要媽媽的體重增長正常(每周一斤),就不用擔心寶寶發育不良。不過她強調,這首先要求糖媽媽的血糖要控制好,否則,即使媽媽的體重增長正常,寶寶也可能出現營養不良。另外,她表示,測體重時最好空腹,排完大小便,穿盡量少的衣服,以確保測量準確。
專家表示,如果準媽媽在控制飲食、運動后,血糖還有以下特征:餐前血糖≥5.6mmol/L、零點血糖≥5.8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6.7mmol/L,就應及時加用適合孕婦的胰島素以調整血糖。要強調的是,使用時一定要密切監測血糖,尤其是剛使用的一兩個星期,每天分四次檢測,即三餐后和睡覺前,一旦血糖高于參考值,要及時就醫,調整胰島素用量。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