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藥是否影響胃腸道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對離不開降糖藥的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在服用降糖藥的時候也有些疑惑,降糖藥是否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呢?他們又該如何避開這些副作用呢?下面讓小編為你解答。
長期服用拜唐蘋影響胃腸道吸收?
拜唐蘋的作用主要為抑制小腸的葡萄糖苷酶,從而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使糖吸收緩慢,降低餐后血糖。因為糖類在小腸內分解及吸收障礙,而在腸內停留時間延長,腸道細菌酵解產氣增多,可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癥狀。但一般不會引起消化系統器質性疾病。
胰島素增敏類藥物多有胃腸道反應
專家說,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類藥物,雙胍類主要是胃腸道反應(患者服藥后會有惡心、食欲不振的現象)以及乳酸酸中毒(服用降糖靈后,患者會出現乏力、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的癥狀),還有一部分病人會有肝腎功能損害和過敏性反應以及大細胞性貧血反應。
α糖苷酶抑制劑是通過延緩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由于自身不吸收,對全身的副作用就相對小一些,其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患者服藥后會有腹脹、腹痛、腹瀉和腸排氣過多等現象,有報道說個別患者會引起嚴重的肝損害,但是臨床上還比較少見。
而胰島素增敏劑是通過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來降低血糖,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損害以及增加血容量,從而加重心臟負擔。
應當如何避免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呢?
專家說,對于磺脲類和格列奈類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來說,如果患者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或者處于妊娠期、哺乳期時,應嚴禁服用。為盡量避免其副作用,上述藥物最好在飯前半小時服用。同時,服用磺脲類藥物時,如果在正常劑量的情況下,血糖控制仍不好,不應盲目加量。服藥時要避免兩種磺脲類藥物的聯合應用,否則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雙胍類藥物應在飯中或飯后服用,以降低消化道反應。對于嚴重貧血、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不能選擇雙胍類藥物,以免增加出現副作用的危險。α糖苷酶抑制劑需 要同第一口飯一起嚼服,以達到藥物的最佳療效。同時,此類藥物有碳水化合物依賴性,服用時要注意適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對于患有胃腸道、腎功能不全以及處 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應禁止服用。而對于胰島素增敏劑,肝腎功能不全和心臟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
胰島素增敏類藥物多有胃腸道反應。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 分泌科副主任醫師王志宏說,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類藥物,雙胍類主要是胃腸道反應(患者服藥后會有惡心、食欲不振的現象)以及乳酸酸中毒(服用降糖靈后,患者 會出現乏力、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的癥狀),還有一部分病人會有肝腎功能損害和過敏性反應以及大細胞性貧血。α糖苷酶抑制劑是通過延緩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達到降 低血糖的目的,由于自身不吸收,對全身的副作用就相對小一些,其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患者服藥后會有腹脹、腹痛、腹瀉和腸排氣過多等現象,有報道 說個別患者會引起嚴重的肝損害,但是臨床上還比較少見。
而胰島素增敏劑是通過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來降低血糖,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損害以及增加血容量,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定期檢查肝功血象和血糖孫良閣還告訴記者,由于降糖藥大多要在肝臟內代謝,然后通過腎臟排泄,因此會大大增加病人的肝腎負擔。
雖然,目前應用的藥物都已經通過了大量臨床驗證,肝腎功能無損傷的患者在常規用藥范圍內服用,一般不會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但是由于個體差異性的存在, 糖尿病患者還是要1至2個月檢查一次血象和肝腎功能,一旦出現問題就要及時停藥并進行保肝治療,改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同時,為了更好地達到用藥效果,減 少藥物的毒副作用,最好采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藥物聯合應用。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