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出現哪些變化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很多時候一心只盯著自己的血糖看,往往沒有注意到對一些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糖尿病足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一旦嚴重起來很有可能要截肢,那么糖友日常生活中需要對糖尿病足有些什么了解呢?下面讓小編為你解答。
認識不足導致截肢率增高
臨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受到高血糖的影響,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彈性下降,血管內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結成斑塊,導致下肢血管狹窄或完全閉塞,致使局部血液供應不足,末端神經出現損傷,從而造成下肢組織病變,引發足部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癥狀。因足部離心臟最遠,閉塞現象嚴重時,則可引發足部水腫、發黑、腐爛、壞死、形成脫疽,甚至還可能為此而截肢。
據統計,在所有的非外傷性下肢低位截肢中,有40%—60%是因糖尿病足引起的。
專家認為,糖尿病足病截肢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未意識到糖尿病足的嚴重后果,日常生活中又忽略足部保健,當發生小傷口并感染時強忍或自行處理不當,都可能導致傷口迅速惡化。“一方面是糖尿病足病患者常因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醫治,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另一方面是部分患者因觀念保守,即便是肢體已壞死,也執意拒絕截肢,力求保全肢體完整。事實上,糖尿病患者傷口難愈合,加之感染和延誤了治療時機,一旦引發骨髓炎等病變截肢是難免的。”
足部出現這些癥狀要警惕
糖尿病足的血管病變臨床表現為間歇性跛行,抽搐、疲勞、過敏,足厥冷,皮膚顏色改變、肌肉萎縮、壞疽,毛細血管壁增厚,影響營養交換。糖尿病足的神經病變分為感覺運動神經,感覺性神經性疼痛,肌肉萎縮,自主神經損傷,皮膚干燥、裂紋。
專家說,現在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自己的足部沒有任何癥狀,那就是沒有患上糖尿病足。其實不是這樣的。無癥狀不代表正常,可能存在神經病變、外周血管病變、甚至已經存在潰瘍。
糖尿病人護足注意事項
1、 每天用溫水(不是熱水)洗腳。最好不要泡溫泉。
2、洗腳擦干后用剪刀小心地修整趾甲,并把邊緣磨光滑。
3、對待雞眼和老繭要輕柔。如果醫生說不礙事,可以用磨石輕輕地磨平。千萬不要使用雞眼水、除繭劑或雞眼膏擦,也不要用刀片切刮。
4、 長了疣不要自己處理,要去醫院看醫生。
5、即便在屋內也要穿鞋襪,盡量不要光腳,以免擦傷。
6、 穿鞋之前看一看鞋里有沒有別針、硬幣或小石子等可能傷害腳的東西。
7、不要用熱水袋或熱水瓶暖腳。如果腳冷,可以穿襪子或蓋上毛毯。
8、洗澡或淋浴之后,馬上把腳擦干,包括趾間的部分。促進足部血液循環。
9、每天都要檢查雙足,看有否破損,若有要及時找專科醫生咨詢治療。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