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可能跟遺傳有關 1型糖尿病該如何做好日常護理
1型糖尿病,原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于各種年齡。起病比較急劇,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療效,否則將危及生命。
1型糖尿病究竟跟什么有關
1。自身免疫系統缺陷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2。遺傳因素
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6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
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糖尿病。這是因為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有病毒感染史,而且1型糖尿病的發生,往往出現在病毒感染流行之后。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
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藥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1型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那么,1型糖尿病早期發病時會有什么癥狀表現?糖尿病專家介紹,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并且終身使用。1型糖尿病早期有如下幾個典型癥狀:
1、多飲多尿:持續性感到喉嚨干渴,飲水量大幅度增加,小便次數一天可有次。
2、口腔疾病:牙齒松動、脫落,牙槽容易發生牙周炎和牙齦炎。
3、視力下降:視力明顯減退,看書、看報眼睛容易疲勞,并經常發生視網膜的病變。
4、手腳疼痛:手腳出現頑固性的麻痹和陣痛,有時會有劇烈的疼痛,也有人夜間小腿常常抽筋。
5、經常饑餓:患者因體內糖分隨小便排出,所以經常感到饑餓而出現食欲亢進,而且有喜好吃甜食的傾向。
6、疲乏無力:身體倦怠,整天提不起精神,腰膝酸軟,兩腿乏力,什么事都懶得做,連走路、上樓梯都感到疲憊不堪,飯后困怠思睡。
7、皮膚瘙癢:因皮膚抵抗力減弱,經常會發癢,女性患者有時會癢及陰部,如果皮膚受傷,容易感染腐爛,還會長疥瘡。
1型糖尿病該如何做好日常護理
步行鍛煉:糖尿病人最佳的運動是快速步行。這是所有運動中最安全、最輕松和最有效的一種。也是改善胰島素的利用或制造效率。如果你每天快走1哩(1.6公里)路,可燃燒100卡熱量,一年后,你將減掉5公斤以上的體重。運動中的肌肉可以把糖分排出血液之外,但是要在醫生指示的范圍內進行。
定期做運動:定期運動對所有的人(不論有沒有糖尿病)都有好處。運動強化心跳、控制血糖。運動可降低膽固醇及脂肪的濃度,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是有益的膽固醇,能防止疾病)的濃度,運動幫助你控制體重、增加活力、睡眠安穩。定期運動還對情緒有正面的作用,尤其對抑郁的人有益。
減 肥:減輕體重是當務之急。80%的成人型糖尿病患者體重過重。他們經常久坐,而且吃很多東西。肥胖可能削減胰島素的受體,使糖類無法進入細胞,而停留在血液中。如果你超重,飲食及運動能幫助你減輕體重及使血糖恢復正常濃度,這可能就是你所需要的。
勿走極端:或許你用盡各種時下的減肥餐,甚至嘗試禁食,結果仍無法減輕在生活中1型糖尿病的護理怎么進行呢?每天散步半小時,或是一周散步三次,一次一小時,對多數人而言,都是合宜的。一旦你的體能提升之后,你也可以增加運動量。
1型糖尿病護理生活中應該多加注意,本文的講解就是這么多了,患者要多注意運動,每天進行步行鍛煉是很重要的,定期的運動就是要患者進行堅持,運動不要多,但是要治療及時,注意堅持。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