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方法可幫助糖尿病檢測
對生活越來越好的現代人來說,糖尿病卻成了“甜蜜的負擔”。目前全中國20歲以上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約為9.7%左右,而在4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30%~50%的人群存在糖耐量異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糖尿病前期”。
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濤教授看來,對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診斷和個體治療,是擺脫這一甜蜜負擔的關鍵。“目前調查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病程在8~15年左右。很多患者是在患病后數年才被發現,此時療效自然不如初發患者。加上胰島再生能力很差,如果等到胰島已被‘累垮’再干預,效果很有限。相反,如果在疾病前期就進行干預,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現象,可以保護胰島功能,直接減少患病風險。”
3個步驟 有效篩查糖尿病
要如何才能盡早發現可疑狀況呢?很多人就像霧里看花一樣,除了測血糖,并不知道到底該怎么精確判斷。楊濤表示,通過分步預測,只要3個步驟,就能有效便捷地進行篩查,并能幫助自我判斷和早期發現糖尿病。
第一步:查4項指標。空腹血糖(>5.6毫摩爾每升)、血脂、血壓、體重(腰圍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其中,如果有一項異常,就應該進一步檢查。
第二步:再查2項指標,即糖化血紅蛋白(>6.1%)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被視為評判糖尿病療效的金標準,其大于6.5%,可協助診斷為糖尿病。此外,美國研究發現,糖化血紅蛋白也可以作為一項預測指標。如果>5.6,那么發生糖尿病的危險就會上升。因此,上兩項指標如果有一項異常,就有必要進行第三步檢查。
第三步:糖耐量和胰島素水平。如果糖耐量異常,或者胰島素水平偏高,說明已經存在胰島素抵抗,處于糖尿病前期,此時如果不開始干預,很快就可能進展成一個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此外,楊濤提醒,在喝糖水試驗的口服糖耐量測試時,最好好能夠檢測糖水試驗前(0分)、喝糖水后30分鐘、60分鐘、120分鐘和180分鐘5個時間點的血糖水平。根據這5個點的血糖水平,可以有助于醫生判斷你是一個胰島功能尚可、處于高胰島抵抗狀態的患者,還是胰島功能已經逐漸衰竭的患者。根據胰島功能的不同狀態,能幫助醫生制訂不同的治病策略,找到最合適的控糖方法。
3個方法可幫助糖尿病檢測
1、糖化血紅蛋白(HbAIC)測量:
這項檢測只能在醫院內進行。這項測量可以較好地反映患者在此期間血糖的整體控制情況,以及與血糖控制有關的各種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還可作為糖尿病治療效果的總體評價。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可以經常檢查一下,這項指標。
2、空腹血糖(FPG)測量:
這項檢測是糖尿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數據,而且這項檢測可以在家里自己進行。空腹血糖檢測的要求是禁食8小時以后,因此測量的最佳時間應是清晨空腹時。這項數據必須與其他測量項目結合分析,這樣才能對糖尿病進行確診。如果家庭自測發現此項指標異常,應立即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3、餐后血糖(VPG)測量:
這項檢測既可以應用家庭自備血糖測定儀進行自我測量,也可以到醫院進行測量。餐后血糖一般要求在進餐后2小時進行測量,這項指標是預防糖尿病和監測血糖控制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因為餐后血糖測量的誤差較大,所以緊靠餐后測量值不能作為糖尿病病情診斷的依據的。但是如果出現餐后測量值≥11.1毫摩爾/升(200m毫克/分升)時,那么,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如果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11.1毫摩爾/升,說明血糖的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當患者身體發生不適或異常反應時,應及時測量血糖值,因為這對于發現病人出現低血糖、對用餐時間進行調控、對藥物使用劑量進行調整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