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也會導致耳聾?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性耳聾
多年來,醫學界一直警告大眾“糖尿病控制不當容易導致失明。”然而,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道,《臨床內分泌和代謝雜志》刊登日本一項新研究稱,糖尿病還可能會增加失聰危險,因此,糖尿病患者還應當心耳聾。
聽力受損與糖尿病有關
日本新瀉大學的堀川千華及其同事的最新研究發現,即使考慮到衰老和噪音環境等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聽力問題發病率仍然比非糖尿病的健康人群高兩倍多。多項研究調查了糖尿病與聽力受損之間的關聯性,但是所得出的結果卻大不相同。這些研究表明,聽力喪失與老年癡呆癥和抑郁癥等其它疾病存在密切關聯。
堀川千華表示,雖然“聽力受損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性”存在爭議,但是長期高血糖會導致血管受損,聽力喪失危險隨之增加。據認為,血糖會損害耳內神經和組織,破壞聽覺能力。新研究結果表明,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更應該盡早篩查聽力受損情況,防止因為聽力損傷而導致的抑郁癥和老年癡呆癥等多種疾病。
研究發現,在60歲以上人群中,聽力嚴重受損發病率達到三分之一,而在70歲以上人群中,這個比率則增至三分之二。
今年早期美國研究發現,女性糖尿病患者(特別是糖尿病病情沒有很好通過藥物控制的患者)更容易發生聽力喪失問題。而底特律亨利福特醫院完成的新研究結果發現,在所有男性中,無論年齡如何及是否患有糖尿病,聽力受損情況比女性更嚴重。
中醫辨治糖尿病性耳聾
糖尿病性耳聾屬于感覺神經性耳聾,多見于60歲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隨著年齡增長,聽力減退發生率逐漸增加。聽力減退多為雙側對稱性,以高頻聽力損害為主,有些患者從低頻到高頻聽力都有下降,常伴有耳鳴、眩暈。糖尿病并發視網膜病變、高血壓、腎病或其他神經并發癥者,耳聾的發病率更高,聽力損害程度也更嚴重。
中醫理論認為,糖尿病病機多由于陰虛燥熱,灼陰爍精,致使腎燥精虛、陰損及陽。故而糖尿病性耳聾多屬虛證,由于腎陰虛弱,陰虧精乏,耳竅失其濡養,虛火上壅耳竅,司聽失職;陰損及陽,致腎陽虧耗,命門火衰,不能溫煦上榮耳竅,氣虛血損,氣血失榮耳竅,耳聽失聰。西藥治療尚無特效藥物,運用中醫分型辨治用藥有一定效果,可分為兩型。
腎陰虛型 糖尿病中年以后雙耳聽力逐步下降,伴有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失眠夢多,腰酸腿軟,咽干納少,五心煩熱。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治以滋腎填精,榮竅聰耳。方選大補元煎合耳聾左慈丸加減,藥用:熟地黃、山萸肉各15克,懷山藥、龜板、磁石各20克,丹皮、知母、黃柏各10克,五味子、穿山甲各6克。
腎陽虛型 糖尿病中年以后逐漸耳聾、耳鳴,多為雙耳,伴腰膝酸冷,唇淡,口渴多飲,尿多清長,或腹脹便溏,甚則喘促,足踝浮腫。舌質胖而淡嫩,苔薄白,脈沉遲而虛。治以益腎溫陽,補氣活血,榮竅聰耳。方選左歸丸加減,藥用:熟地、懷山藥、山萸肉、枸杞子各12克,杜仲、菟絲子、紫丹參、當歸各10克,黃芪15克,制附子6~10克,肉桂、菖蒲各6克。
糖尿病性耳聾需有效控制血糖,以避免耳聾加重。本病由于病程長,“久病必入絡,久病必有瘀”,脈絡瘀阻,精氣不能上輸榮竅。現代醫學病理發現,微血管有基底膜增厚,糖類代謝物沉積,造成微循環障礙,故而辨證用藥時應酌加活血化瘀類藥物,療效會更好。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