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類人是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
孕婦肥胖對胎兒健康的影響又多了一項內容。美國紐約小兒心臟病學家阿帕爾娜·庫爾卡尼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準媽媽肥胖或者患糖尿病可能損害胎兒心臟,造成心肌異常。
2012年—2015年期間,研究小組征募了82名患糖尿病的孕婦、26名體重指數(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值,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超過30的肥胖孕婦,與對照組中70名健康孕婦對比胎心監護結果。研究人員觀察胎兒心肌的收縮和舒張,再借助超聲斑點追蹤成像技術獲取胎兒心肌功能更詳細的信息。
結果顯示,糖尿病孕婦和肥胖孕婦的胎兒,出現亞臨床心肌異常情況。也就是說,這種異常尚不明顯,常規超聲心動圖技術還無法探查到。庫爾卡尼在歐洲心臟病學會下屬歐洲心血管影像學協會2015年年會上公布了上述結果,表示將繼續監測那些寶寶的心臟,看這種心肌異常是一直伴隨寶寶成長存在還是會逐漸消失。
可能發展“糖”媽媽的6類高危人群
任何一位孕婦都有發生妊娠糖尿病的可能,但相對高發的人群是:
1、年齡超過30歲的高齡孕婦。
2、肥胖,妊娠前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或者妊娠后盲目增加營養,進食過多,活動過少,體重增加太多的孕婦。
3、直系親屬中已出現過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婦。
4、直系親屬中有人得糖尿病的孕婦。
5、以往妊娠時曾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孕婦。
6、生育過巨大胎兒(體重大于8斤)的孕婦。
妊娠糖尿病痊愈后不能松懈
大部分的糖尿病孕婦會在分娩之后就正常了,因為胎盤分泌的激素對糖代謝出現異常,會隨著胎盤的去除自然好轉。于是很多人僥幸認為隨著孩子的出生,糖尿病自然而然就會好了。
陜西省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劉朝陽指出:這部分得過糖尿病的孕婦在10年后將有30%~40%的人會再次得上2型糖尿病,因此,孕期最好不要變成糖媽媽。
孕婦糖尿病和其他人的糖尿病還有區別,她們一般多飲、多尿現象并不典型,體重增長過快是突出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孕婦只要定期到醫院檢查,醫生會提醒,正常的整個孕期體重增加20~25斤,孕早期增長1.5~2斤/月,中晚期增長0.3~0.5公斤/周,孕婦可以自己測量,如果發現體重比上述標準增長快,就要控制飲食。
孕婦一般每天吃主食5~6兩,蔬菜500克(多吃帶葉、帶根的,少吃淀粉類的),水果不超200克,最好分5~6餐,其中一餐加粗糧1兩,這樣既可以保證胎兒生長發育的要求,還可避免大人體重過快增加,能夠有效地避免患糖尿病的一些風險。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