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修甲不當小心惹上糖尿病足 如何有效預防糖尿病足
近來因為天氣寒冷,糖尿病足的發病率明顯升高,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中并發癥發病率最高的尤屬糖尿病足,在此,唐山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一病區中醫學博士劉穎介紹說,近年來,隨著糖尿病發病率及患病人數的增加,糖尿病足的患病數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所謂糖尿病足,特別是糖尿病足潰瘍的早期,主要是以周圍血管和周圍神經并發癥為基礎。
糖尿病是由周圍神經病變、微細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和不良的衛生諸多因素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所導致的。糖尿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壞疽,稱為“糖尿病足”。表現為足部麻木,感覺遲鈍、發冷、疼痛等。一旦發病,由于其治療復雜,困難大,會面臨截肢等后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變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嚴重并發癥之一。
哪些因素導致了糖尿病足的發生?
1、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常常伴隨高脂血癥,血糖、血脂異常及其所產生的蛋白非酶糖基化產物可促進大、中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出現管腔阻塞,冬季寒冷的天氣使血管痙攣加重供血不足,從而產生潰瘍,并且難以愈合。
2、保護性感覺缺失:糖尿病可以并發足部周圍神經性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常引起肢端感覺異常,肌肉萎縮、骨骼變形,痛、溫覺減弱或消失,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足的重要易患因素。周圍神經病變常引起肢端感覺異常,如麻木、刺痛、灼熱、感覺遲鈍、痛溫覺減弱等,使足部保護性感覺消失,形成典型的無知覺足,有無知覺足不能感知外來傷痛并作出正常的保護性反應因而容易受傷。自主神經病變也與糖尿病足的形成有關,自主神經病變可使皮膚柔韌性減少,再加上皮膚干燥和痛覺減退,皮膚易開裂,發生蜂窩織炎或深部組織感染,造成足部皮膚潰爛,肢端壞疽。
3、足部損傷因素:糖尿病患者多數都有不同形式的組織損傷,如燙傷、凍傷、抓傷、擦傷、磨損傷、修腳傷、碰傷、修甲傷,損傷后感染無疑是導致糖尿病足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一旦足部有微小的皮膚傷口,極易感染,形成難愈性潰瘍,若治療護理不當或不及時,最終導致肢體壞疽,患者面臨截肢。
如何有效預防糖尿病足?
1、控制血糖達標是減少糖尿病足的前提。
2、定期下肢血管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血管狹窄的情況。目前主要是采用下肢血管多普勒檢查,可以檢測出血管狹窄的情況。
3、做好足部日常護理。生活中不要穿硬的鞋子,鞋底不要太軟太薄,以防硌傷足底;不要穿太緊的皮鞋;洗腳時水溫不要太高,最好別超過40℃;發現下肢麻木、感覺異常、指尖針刺樣疼痛,要及時應用藥物治療末梢神經炎,最好請專科醫生診治;剪趾甲更要小心加小心,因為稍有不慎造成皮膚破損,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結果。
4、經常做足底按摩。可以緩解足部缺血缺氧的情況,但手法要輕緩。
5、飲食上要控制高糖指數飲食的攝入,減少血糖波動。按時服藥或應用胰島素控制好血糖,平時拒絕油膩飲食和高糖指數的飲食,適量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
6、血脂的調控也是十分必要的。脂代謝紊亂是造成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的主要原因,所以也要控制好血脂。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