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易患糖尿病 預防關鍵是減輕體重
熬夜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的慣病,睡眠時間長短竟然和糖尿病有關,長期睡眠不足或時間過長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你知道嗎?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做什么事情容易得糖尿病吧!
睡眠不足損害血糖調節
人們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疾病,與人體內胰島素關系密切。而長期睡眠不足可引發生理改變,促使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還會引起胰島素抵抗,使血糖升高。大學研究人員對兩組20多歲的健康人群進行過研究,其中一組先連續5天每晚睡不足5個小時,然后再連續5天每晚睡多達9個小時;另一組順序相反。血液檢測發現,無論是哪一組人,每晚睡5個小時都會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從而損害血糖調節能力。不過研究還發現,將睡眠時間改回9小時后,被研究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又恢復正常。睡眠不足會破壞人體生物鐘,進而影響胰島素敏感性。一旦胰島素出現問題,就會引起人體的葡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高血糖是最主要的標志。如果胰島素敏感性長期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睡眠過長也會增加發病風險
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相反,睡眠時間過長,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比睡眠不足的危害更大。其中危害之一就是可引發糖尿病等問題。糖尿病的發生,遺傳缺陷是內在因素,同時與很多外部因素有關,如肥胖、體力活動不足等都是糖尿病發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因素。其中肥胖、超重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而導致肥胖、超重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長期睡眠時間不規律。”大學機構針對近6萬名55歲以上女性的一項研究發現,中老年女性每天睡眠不足6個小時或超過8個小時,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都會上升,風險最低的是每晚睡7到8個小時的人。
每天睡多少才合適?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只包括規律的飲食和積極的運動,還應注意一天的睡眠時間。對此,提醒大家尤其是年輕人,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最好不要熬夜和睡懶覺。那究竟每天睡多長時間才有利于健康呢?對于成年人來說,正常的睡眠時間是6至8小時,老年人在這個標準上再減少1至2個小時,青少年可以增加1至2小時。對于嬰幼兒來說,睡眠時間則需要更長。當然,睡眠時間多少最健康,還需要依據自身的情況來確定。
如何預防糖尿病?
除了睡眠因素,年輕人還要注意預防糖尿病,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
減輕體重。各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明確了肥胖、超重和糖尿病的關系,不僅是糖尿病,各種代謝異常都與其相關,并且超重越多患病風險越大。因此,只要能減輕體重,就能獲益。成年以后主要胖的是腰腹,有的人雖然體質指數正常,但是腰腹脂肪多。通過合理運動,首先減少的是腰腹肥肉。而單純節食、不運動未必減脂肪,還可能會丟肌肉。人的肌肉少了,血糖可能更不穩定。
每天走路30分鐘。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每周應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分攤到5~6天進行,即每天30分鐘左右。在所有運動中,走路適用人群最廣,不受場地、時間限制,比較安全,步伐、步速可以自己調節,且對關節的損害較小。
適量喝咖啡。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喝咖啡能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咖啡有利尿的作用,還能提神,幫助身體燃燒一部分熱量,對促進代謝有好處。但喝咖啡要適量,一天不能超過3杯,否則有脫鈣的風險,會引發骨質疏松。另外,早起喝比較好,可把體內多余的水分排出,且一上午比較清醒。
選擇高纖維素食物。研究證明,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排出殘余的代謝廢物,做好腸道清理工作。另外,纖維素對腸道功能的好處還表現在對腸道自身激素的調節上,對脂類代謝、糖類代謝都有益處。
經常深呼吸。研究表明,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深呼吸有減輕壓力的作用。除了深呼吸,精神緊張的時候做做瑜伽,可以通過調節交感神經,減輕胰島素抵抗。很多病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晚上睡不好覺,第二天早上肯定血糖高,這就是交感神經紊亂的后果。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