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太極拳有益糖友日常治療
多項研究結果表明,經常進行體育健身活動,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復,并能減少各種并發癥或其他疾病引起死亡的危險。在眾多的醫療體育運動中,中國傳統的太極拳運動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太極拳有益糖友治療
太極拳屬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養生術,具有輕松柔和、連貫均勻、圓活自然的特點,對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運動系統等都有良好作用,對治療糖尿病有特殊功效。
1、降低血糖水平
作為運動,首先會消耗體力,消耗熱量,直接降低血糖水平。通過太極拳運動,患者可以增強體質,增加胰島素活性,生津活血,有明顯的降糖作用。
2、改善血糖控制能力
研究顯示,打太極拳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肌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其對血糖的控制能力。經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在連續打12周太極拳后,AIC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AIC是衡量長期血糖控制的一種標準)。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參與者體內的調節性T細胞有所增加,這種細胞有助于保持免疫系統功能正常。研究人員還注意到,II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慢性炎癥,而鍛煉雖然證明有益,但劇烈運動可能使炎癥加劇,甚至引起其他疾病。然而,堅持太極拳鍛煉能改善人體平衡能力和心肺功能。最近的研究還發現,習練太極拳對健康人的免疫系統功能有益,結論是,把糖尿病藥物治療和堅持太極拳鍛煉適當地結合起來,能提高II型糖病患者的葡萄糖代謝能力和免疫功能。
3、防止并發癥
打太極拳時身體相應肌肉和關節的活動,使各毛細管開放,靜脈回流加速,減輕了心臟的負擔。還可通過腹腔內壓變化,使膈肌和腹肌收縮和舒張從而起到按摩心臟的作用,改善心肌乃至整個心臟的營養,保持心臟健康,從而防止并發癥,特別是第一殺手——冠心病的發生,還可預防高血壓和高血脂。
4、防止骨質疏松
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骨關節疾病如骨質疏松癥、骨性關節炎等,而太極拳的動作涉及全身各主要關節和肌肉群,長期習練可增進關節靈活性,增強韌帶的柔韌性,延緩骨的退行性改變。運動醫學專家的對比研究發現,堅持習練太極拳的老人,脊柱、肌肉、肌腱的老化程度比不練的老人輕,脊柱發生老年性變形者少,脊柱活動度較好,大多數人向前彎腰時手指能觸地,有人還能用手掌或拳觸地。常見的畸形性脊柱炎、骨質疏松癥、關節酸痛在堅持太極拳鍛煉的老人中很少見。而一般老年人脊柱變形者較多,脊柱活動性較差,只有少數人彎腰時手指能觸地,發生骨質疏松癥、骨質增生等改變者也較多。說明經常習練太極拳能有效推遲老年人骨骼老化。另外,堅持太極拳鍛煉可明顯改善人體的平衡功能,可使因平衡不良所致的老人骨折率下降47.3%。
5、強身健體
太極運動所使用呼吸法,要做到深、長、細、緩、勻、柔,長期鍛煉就會增加肺活量。由于通過膈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對肝臟,胃腸等內臟起到了很好的按摩作用,促進了肝內血液循環,提高了胃腸的張力、蠕動,也增強了腎上腺和胰島腺的分泌功能,改善了體內物質代謝系統功能,從而降低血糖,緩解糖尿病的代謝紊亂問題。由于肌肉和骨骼不斷的做螺旋式的弧形動作,在尾閭正中基礎上,纏繞運動,勁貫四稍。據統計太極拳運動是打通全身經絡和血管很好的的運動方式,緩減血管硬化,為全身血液的順暢流動提供了有力的物質基礎,因此對預防糖尿病四肢壞疽(主要原因是缺血和血糖超標)有很好作用。
總而言之,太極拳運動對治療糖尿病有特別作用,可以直接降糖,不同程度的激活胰腺分泌胰島素功能,還可增強體質,同時對預防并發癥有重要作用。
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在此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練太極拳雖然對糖尿病的治療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膝關節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損傷,就不太適合進行此項運動。對于這類患者,通常建議他們做非承重性的運動,比如游泳、散步、騎固定的自行車,還有一些坐位的伸展運動,包括上、下肢運動,或者坐得稍微高一些,作上肢或下肢的伸展運動。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