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有3癥狀 運動+飲食+藥物治療可改善
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素作用的靶器官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劑量的胰島素產生低于正常生物學效應的一種狀態。那么,胰島素抵抗的癥狀有哪些?應該如何改善胰島素抵抗呢?
胰島素抵抗有三癥狀
1、胰島素抵抗的癥狀是指組織細胞對生理濃度的胰島素的生物反應性不敏感或無反應。由于胰島素具有廣泛的生物作用,因此在發生胰島素抵抗時,除了葡萄糖代謝會發生改變外,脂質、蛋白質、水和電解質的代謝也會發生變化。
2、胰島素抵抗的癥狀:近年來發現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腹型肥胖、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糖耐量異常、高尿酸血癥、纖溶功能異常、微量白蛋白尿以及瘦素抵抗等均與胰島素抵抗有關。因為這些疾病大多為糖、脂代謝紊亂,目前許多學者稱其為胰島素抵抗綜合征或代謝綜合征。
3、傳統的代謝綜合征組成成分主要包括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損,高血壓,脂質異常和心血管疾病,但隨著對本綜合征的深入研究,目前其組成成分不斷擴大,現除上述成分以外,胰島素抵抗還包括多囊卵巢綜合征,高胰島素血癥或高胰島素原血癥,高纖維蛋白原血癥和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增高,高尿酸血癥,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微量白蛋白尿和炎癥等。
如何改善胰島素抵抗?
治療胰島素抵抗應采取綜合的措施,包括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及藥物治療。
首先, 飲食治療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基本方法。攝入食物的種類和量影響胰島素的效應。低熱卡飲食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肥胖患者更是如此。要注意每天攝入的能量有多少,既要保證機體需要的營養又不因攝入過多而使得體重增加。在肥胖的人群中控制熱量的攝入可以減輕體重,從而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飲食中要注意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比例適當,應避免過多的進食糖及含糖食物(特別是果糖類),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膳食纖維食物,應少食多餐而不是暴飲暴食。減少食物中的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動物來源的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快餐食品、爆米花等常含有此類脂肪酸),對減輕胰島素抵抗有利。
其次,運動治療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在一般情況下,空腹胰島素水平與胰島素抵抗成正相關關系。研究發現,運動可以將降低胰島素水平。提示運動可改善胰島素的作用。運動不僅使能量消耗增加,同時使機體細胞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提高,減少體內脂肪含量,增加機體肌肉組織含量,促進有氧代謝,但這些作用在停止鍛煉數天后消失,故應堅持鍛煉。糖尿病患者運動方式的選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遵循個體化、安全、有效的原則。
最后,藥物治療。研究表明,許多藥物具有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使得胰島素得以“復活”而充分發揮作用,改善機體血糖水平。目前常用的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主要有雙胍類藥物及噻唑烷二酮類制劑。雙胍類藥物如二甲雙胍的應用已具有較長的歷史,尤其適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雙胍可增加其他降糖藥物如磺脲類藥物以及胰島素的降糖作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是近年來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較為新型的藥物,常用的制劑有馬來酸羅格列酮和鹽酸匹格列酮。
除此之外,由于高血糖可以加重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的其他措施也可能減輕降低胰島素抵抗。磺脲類藥物及α糖苷酶抑制劑通過降低血糖,亦有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初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應用胰島素短期治療,也可改善胰島素抵抗。貝特類降脂藥和煙酸類可通過抑制脂肪組織水解而降低血脂和血脂肪酸水平,改善靶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總之,飲食和運動治療是治療胰島素抵抗的基礎,適當加用胰島素增敏劑可獲得更好的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效果,更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及胰島細胞功能的保護,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