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適或因糖尿病 當心“胃輕癱”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使其長期處于穩定狀態,容易導致心腦血管、腎臟、眼底、神經系統等一系列并發癥。在糖尿病神經病變中,自主神經病變預后最差,可累及胃腸。血糖升高影響胃腸內分泌,也會抑制胃腸的收縮蠕動,導致胃排空力減弱,患者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進而出現嘔吐、腹脹、腹瀉、頑固性便秘等不適。
腸胃不適或是糖尿病作祟
專家提醒,如果患有糖尿病的人有腸胃不適且久治不愈,最好留心一下血糖是否控制達標,以免冤枉了腸胃而放跑“真兇”。建議患者先到醫院進行胃腸鏡和胃腸動力檢查,一旦確診是糖尿病在作祟,在積極接受降糖治療的基礎上,可適當吃些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還可以從飲食、心情等方面多加注意。在飲食方面,除按糖尿病治療要求全天定量飲食外,還應做到少量多餐,吃些纖維含量高且呈糊狀的食物,以免引起嘔吐。此外,要保持心情愉快、樂觀,因為胃腸功能極易受到精神活動的影響。
糖尿病性胃輕癱需留心
糖尿病性胃輕癱就是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總發生率為10%,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生率達50%,而Ⅱ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也有30%。
糖 尿病性胃輕癱中醫稱為消渴病胃痞滿,與血糖高或長期吃一些藥物有關,受涼、飲食不當也可能會引起胃痞滿的癥狀。這類患者因為消化吸收不好,營養跟不上,一 般會很消瘦。專家解釋,糖尿病性胃輕癱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是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自主神經病變波及消化道,消化道就會出現運動功能障礙,胃就像癱瘓了一樣,被形象地稱為胃輕癱。糖尿病胃輕癱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脹。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癥狀,主要是由于病人胃動力不足,無法把吃進的東西排出胃部而導致的。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預防胃輕癱,首先還是要控制好血糖,治療上除了控制血糖 外,還應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因為糖尿病胃輕癱是糖尿病的并發癥,飲食上還應和糖尿病患者一樣,少食多餐,將每日3大餐分為6~7小餐,盡量不吃太干、 太硬的和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癥狀嚴重的患者,可以將食物混合攪碎成糊狀,更利于消化吸收,多吃山藥、玉米。少吃高脂食物,以免影響胃的排空。刺激性食物、 生冷食物等會影響胃排空或損傷胃黏膜,應盡量避免。藥物治療上,可以吃一些促進胃動力的藥和營養神經的藥。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