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就餐易患糖尿病 4個飲食規則需遵守
現如今,糖尿病作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頭號慢性疾病,正以其高發病率而備受醫學界關注。我們知道,糖尿病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很多人卻身陷不良生活方式而不自知。經常外出就餐就是糖尿病的潛在危險因素之一。聚會、工作、甚至貪圖方便等原因讓現代人大大增加了外出就餐的幾率。
外出就餐更易患糖尿病
1、油膩居多引肥胖纏身
餐館的東西偶爾品嘗,會讓人覺得非常好吃,大快朵頤。但如果經常在外吃飯,就會產生味覺疲勞,造成食欲下降。同時,餐館的食物營養破壞大,各類食物之間的比例不均衡,也會造成營養不平衡。從食品安全角度來說,餐館的食物原料品質難以控制,假冒偽劣原料最容易進入。無論是含化學水解物的醬油,反復煎炸使用的油脂,還是不新鮮的蔬菜,或是受到污染的魚蝦,未經過充分檢疫的肉類,陳化的糧食等等這些都會給食客帶來不安全因素。餐館的菜式油膩者多,葷食多、素食少,菜肴多、主食少,缺乏粗糧薯類,油脂用量驚人,這些都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而我們知道,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誘因,每年有越來越多的肥胖患者被診斷是糖尿病。
2、食量增加不知不覺
既然是外出聚餐,很多人都會不止點一兩個菜,而餐館一道菜端上來,少說也是4、5個人的份,如果吃的人不多,根本就吃不完。如果是在家里出現飯菜吃不完的情況,還可以留作下一餐或者放在冰箱保存,而在外就餐就只能礙于“避免浪費”而盡量吃完,這樣的后果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自己的食量,導致營養素攝入過多,還是會出現造成肥胖的問題。如果是聚會或者工作宴請,還免不了酒類飲品或者飲料,我們不難發現,經常外出就餐的人,對于女子來說,體重大起大落,容易皮膚衰老。男人大腹便便,也會早早埋下脂肪肝、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隱患。
既然長期外出就餐對身體不利,則應該盡量避免。可以在家吃飯就不要偷懶,自己做飯菜可以控制油量以及份量,同時還可以保證食材以及烹飪油的安全性。如果是必須外出就餐的情況,雖然在外飲食很難控制餐桌上的菜肴品種,但仍然可以通過預先準備健康食物、多點清淡菜肴、少取食油膩食物少喝酒,盡量不喝甜飲料,代之以綠茶、烏龍茶、菊花茶等不含熱量的飲料。只要有預案、有決心、有毅力,就能盡量減少在外飲食對健康的危害。
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1、三餐定時、定量
糖尿病患者應盡量保持血糖的平穩,避免較大波動,尤其是使用降糖藥物和胰島素的患者,降糖不可急功近利。為了降糖而盲目節食或某一頓飯不吃都是不可取的,不規律的飲食不利于醫生調整藥物的劑量,還會引起低血糖的發生。所以飲食應定時、定量,合理加餐。進餐時間方面建議早餐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在此基礎上最好能將正餐中的部分主食作為加餐,在兩餐之間食用,可以更好的緩解正餐后的血糖壓力。
2、食物均衡不偏食
每個人都有飲食的偏好,自己喜歡的食物通常會多吃一些,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多數人會少吃甚至不吃。不過事實上對于成人來說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滿足全部營養素需求,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的營養優勢。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能夠均衡的攝入各類食物,食物的種類越廣泛越好。對于糖尿病患者更應該避免挑食、偏食等習慣。
3、膳食纖維有利血糖控制
食物為人體提供了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在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中能量來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葡萄糖是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食物中復雜的碳水化合物絕大部分經過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后才能吸收,并為人體提供能量,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稱為血糖。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如果希望餐后血糖能夠緩慢升高,就要延緩食物消化吸收過程。粗糧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延緩消化過程,而這些膳食纖維往往在谷物精加工過程中流失掉了。所以只要消化功能正常,最好能在主食中提高粗糧的比例。
4、清淡飲食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動物性食物攝入量也有了明顯提高。這些美味的食物補充了優質蛋白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脂肪。在加上烹調用油量大增,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脂肪攝入量也有了很大增加。另一方面,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我國城鄉居民每日食鹽攝入量為12g,這一數據大大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的限量。而精制糖雖然可以給食物帶來甘甜、愉悅的味道,卻能更快的分解吸收,對血糖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減少動物脂肪、烹調用油、食鹽、腌菜、醬菜、醬油、精制糖、蜜餞類食品和甜飲料等。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