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術非人人適合 需考慮風險再動刀
糖尿病的手術治療是繼生活方式改變、口服藥物、胰島素治療之后的第四種糖尿病治療方法,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它給適應癥非常明確的患者會帶來非常大的好處。不過,這種手術不能盲目跟風,要根據自身病情慎重選擇,判斷是否需要手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糖尿病手術治療:
降糖為何要動“刀”
說到糖尿病治療,我們首先會想到控制飲食、加強運動、降糖藥和胰島素。然而, 對部分糖尿病患者來說,傳統治療手段的緩解率并不高,癥狀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比如一些重度肥胖的患者,他們即使打了劑量很大的胰島素,或者是已經用了三四種藥物聯合降糖治療,血糖還是始終控制不好,對這種“頑固”的病人,就有必要另辟蹊徑了,比如外科手術。
另外,糖尿病通常與肥胖結伴而行?!霸趺磁σ矞p不了肥”,很容易成為治療過程中的攔路虎和瓶頸,既讓病人痛苦,也讓醫生為難。此時,通過外科手術,一方面可以讓患者結束“痛苦”的減肥過程,增加治療信心,避免發生為減肥而盲目限食、禁食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也為醫生積極開展降糖治療掃除了障礙,往往能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手術治療并非人人皆可
手術治療糖尿病并不是人人適合,有著明確的手術禁忌:1、明確診斷為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2、胰島B細胞功能已基本喪失,血清C肽水平低或糖負荷下C肽釋放曲線低平。3、BMI<25.0者目前不推薦手術;(分泌缺陷相關,胰島素抵抗相關)。4、妊娠糖尿病及某些特殊類型糖尿病病人;5、濫用藥物或酒精成癮或患有難以控制的精神疾??;6、智力障礙或智力不成熟,行為不能自控者;7、對手術預期不符合實際者;8、不愿承擔手術潛在并發癥風險;9、不能配合術后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依從性差者;10、全身狀況差,難以耐受全身麻醉或手術者;
因此,患者務必到醫院接受檢查,經過專科醫生的評估來確定能否手術及方式。選擇的關鍵原則是要依照《共識》,不符合手術適應癥或有明確禁忌癥的患者,千萬不要盲目跟風。而適合接受手術的患者,第一要年輕,年齡最好小于60歲,不超過65歲,且病史在10年以內,超過15年不考慮手術;第二必須是非常肥胖的患者;第三要符合適應癥,且藥物治療效果不好。
降糖手術怎么做?
目前通過減肥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胃束帶手術”,是用一條可調節的束帶綁在胃上部,減少胃容積。患者食量減少了,體重也就減輕了。但這種手術效果一般,目前較少采用。第二種是“袖狀胃手術”,即把胃的大彎全部切掉,把胃像袖套一樣變成腸道的管腔,使進食量大為減少,適合單純性肥胖、糖尿病早期的患者,術后緩解率在80%左右。第三種是“胃轉流手術”,即讓胃和小腸“短路”,食物不通過十二指腸而直接進入空腸中下段。該術式減體重的效果最好,糖尿病緩解率在90%左右,但手術相對復雜,風險相對較高。
手術風險有多大?
任何手術都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優勢,也存在創傷和風險。減肥手術主要的近期并發癥有腸梗阻、吻合口瘺、肺栓塞等,主要的遠期并發癥包括胃輕癱、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葉酸缺乏、維生素B12缺乏、頑固性腹瀉等。
總之,任何一種減肥手術后都可能發生營養缺乏,最好由營養師指導和定期隨訪,術后也需要長期改變生活習慣。目前學術界對該手術的遠期影響還在評估之中,不同患者的效果差異也較大。因此,一定要嚴格把握適應癥,慎重緩行。
最后,有糖友就要問了,這樣的手術到底好不好呢?對于這一結果,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定論。整體來看,糖尿病病情的緩解率一般在80%左右。多數患者能有效地改善高血糖狀況,甚至不用吃藥、不用打胰島素,血糖水平也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此外,患者因肥胖引發的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代謝問題也能得到良好改善。但是,手術并不能讓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受益,現有證據也還不足以證明手術可以完全根治糖尿病。20%的手術效果不佳可能與適應癥不合有關,或者患者術后生活方式沒有改變,導致糖尿病復發。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