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易致糖尿病眼病?常見5種預防方法
眾所周知,糖尿病會有很多并發癥,所以在調理血糖的同時還要做好預防并發癥的工作。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怎樣做可以預防糖尿病眼病,快來一起看看吧。
糖尿病眼病分期癥狀
一期:視網膜微血管瘤。這是“糖網”的早期改變,患者可能沒有任何主觀感覺,但眼底鏡下可看到大小不一的紅色或暗紅色圓形斑點等。在這個階段,只要確診糖尿病,不管視力有無改變,每半年到一年都要檢查眼底。
二期:黃白色硬性滲出或合并視網膜出血斑。此時患者可沒有明顯癥狀,或偶有視物不清、視野中心暗影等。此期無需特殊治療,除定期檢查,還要注意改善微循環,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避免血糖反復波動,必要時可做眼底血管熒光造影。
三期:棉絮狀軟性滲出或合并視網膜出血斑。患者可出現視力下降、視物變形、一過性失明等。此期是局部激光治療的最佳時機,可以消除出血,預防新生血管形成和玻璃體出血。不要因為恐懼“激光”等,耽誤治療時機。
四期:視網膜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體出血。這是糖尿病特異性的動脈改變之一。除嚴格使用控糖藥外,此時還需加用促使玻璃體出血吸收的藥物,待出血吸收后,及時進行全眼底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必要時進行玻璃體切割術,清除混濁的玻璃體。
五期:視網膜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可突然發生視網膜前出血,導致視力迅速下降、視野缺損甚至失明等。
六期:視網膜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并發生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可因視網膜脫離而導致視力嚴重喪失、失明等。后兩期患者病變已經非常嚴重,除積極治療糖尿病外,應盡早做玻璃體切割術,使脫離視網膜復位,從而盡力挽救眼球及搶救殘存視力。
那么,有哪些原因容易導致糖尿病眼病呢?
糖尿病眼病的病因
血糖的變化:血糖增高時,葡萄糖及其代謝物進入眼球晶狀體,組織內鹽份隨糖大量排出,滲透壓降低,而水分子經晶狀體囊過度轉移到晶狀體內,晶狀體膨脹變凸,前后曲率改變,屈光力增強,形成一過性近視;血糖降低時,引起相反的滲透壓改變,則發生遠視。
白內障:白內障引起視力下降與糖尿病血糖波動所致屈光改變不同,其表現為由晶狀體混濁所引起視力進行性下降。早期晶狀體混濁是可逆的,以控制血糖、血壓為主。當妨礙了對視網膜的檢查,妨礙了單純性和增生性視網膜病變的診斷和治療,以及病程長已有明顯視力下降,應及時手術治療。
胰島素治療后反應:少數患者初次應用胰島素后,出現視物模糊,也是由于血糖波動較大所致,待血糖穩定后會逐漸減輕或消失。糖尿病患者視力受影響的情況復雜,時常會有白內障、眼底病、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因此并不是戴合適的矯正眼鏡可以解決。一旦發現眼鏡視力差了,糖友也不要急于驗光配鏡。如糖尿病患者出現屈光不正(近視或遠視)時,自覺需要配鏡,必須先到正規醫院眼科及內分泌科進行全面檢查后再由專業醫師指導配鏡,切忌到商業眼鏡店未經專業檢查就草率行事。
糖尿病眼病的檢查方法
眼底:眼底檢查在糖尿病眼病的檢查中很重要,因為有些患者尚無眼病自覺癥狀時,眼底已有了糖尿病眼病的表現,如視網膜微血管瘤、小的出血點以及滲出等,這些病變都是可以直觀的,因此要經常做眼底檢查。
電生理檢查:如VEP、ERG檢查,可提供視神經、視網膜一些生理狀況,為糖尿病白內障的手術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B超檢查:B超對于眼前節混濁窺不清眼底時特別有用,它可以診斷出玻璃體有無混濁或積血,有無機化條索及視網膜脫離,這些都是常用的糖尿病眼病的檢查方法。
視力:視力是糖尿病眼病的檢查必看的一部分,雖然視力的好壞不能完全說明糖尿病對眼睛的損害程度,但它卻可直觀地反映出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好壞。
裂隙燈顯微鏡:隨著糖尿病眼病病程的延長及血糖控制不佳,眼內往往出現一些細微的變化,如糖尿病性白內障的初期,虹膜紅變癥的初期,這些細微的變化則需用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才可見到。
預防糖尿病眼病,就要從生活習慣做起。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尿糖高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糖尿病嗎?
2024-10-22生活工作無規律致內分泌失調怎么辦?
2024-10-22請問糖尿病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2糖尿病患者飲食禁忌有哪些?
2024-10-22結婚一年未孕且長痘兩年多,是內分泌失
2024-10-22胚胎發育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卵泡發育不成熟的治療難度大嗎
2024-10-22近期體重減輕消瘦且大便不成形是何因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