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低血糖或是糖尿病前兆 患者需盡快干預
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人都有高血糖的癥狀,但其實,低血糖也和糖尿病有關系,低血糖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這讓很多人出現疑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都是偏高的嗎?為啥低血糖反倒是糖尿病的前兆呢?
餐前低血糖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實際上,臨床經常遇到徐輝這種情況。病人由于時常出現低血糖癥狀,而從不懷疑自己得了糖尿病,反而認為可能是糖吃少了。他們也并沒有人們通常印象中糖尿病病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所謂的“三多一少”癥狀,反而常表現為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亂、高血壓或高尿酸血癥等,吃得不少,但餓得快。其實,餐前低血糖,正是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臨床表現。這類人往往查空腹血糖很正常或是稍高,很容易被醫生遺漏。
一般性低血糖偶爾發生;但早期糖尿病患者常在第二餐餐前或餐后兩到三個小時出現反應性低血糖,且這種情況會長期、反復出現。謝小敏提醒,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連續兩個月有餐前低血糖的現象,就一定要去醫院檢查胰島功能,以便及早控制病情的發展。每次吃飯最好只吃六七成飽,因為正常人的胰島素是根據體內需要代謝糖量的多少來確定的,如果少吃一點,胰島素的分泌也不會過多,這樣,即使胰島素分泌的遲緩,在幾小時之后,也不會造成低血糖的情況了。
偏胖的人更易低血糖
低血糖常于餐后2~4小時發作,癥狀較輕,以交感神經受刺激及腎上腺素分泌過多癥群為主,腦神經缺糖癥較少見。每次發作持續約15~20分鐘,多可自行恢復或稍進食即可緩解。鑒于為預防其發作患者常加餐,故通常伴有肥胖。
體型偏胖的人是反應性低血糖的高危人群。專家指出,這是因為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的降糖激素,肥胖會導致胰島素的生理作用減弱,機體又為了維持血糖的正常,就不得不需要分泌大量胰島素,久而久之胰島β細胞會隨之受損。當胰島β細胞功能變差時,機體分泌胰島素的速度就會減慢,從而使得胰島素分泌高峰延后。
患者需及早進行糖尿病干預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因為胰島素分泌紊亂而導致餐前低血糖的現象,往往出現在體重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亂、高血壓、高尿酸血癥的人身上。其實,餐前低血糖,正是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臨床表現,它發病緩慢,呈隱匿型發展,直到病情發展到晚期較為嚴重時,才會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
專家提醒,如果餐前或空腹時出現低血糖癥狀,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就醫,不要自行按低血糖處理。“最好檢查一下餐后2小時血糖或做一個糖耐量測試,這有助于早期發現糖尿病并進行干預治療。”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尿糖高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糖尿病嗎?
2024-10-22生活工作無規律致內分泌失調怎么辦?
2024-10-22請問糖尿病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2糖尿病患者飲食禁忌有哪些?
2024-10-22結婚一年未孕且長痘兩年多,是內分泌失
2024-10-22胚胎發育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卵泡發育不成熟的治療難度大嗎
2024-10-22近期體重減輕消瘦且大便不成形是何因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