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治療
許多糖友們都會發現:降糖藥越吃越多了,使用胰島素的劑量越來越大了,最后血糖還是居高不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種現象在臨床上稱為胰島素抵抗。臨床上,胰島素抵抗是發生糖尿病并發癥最危險的信號,它會加快血糖對體器官的損傷,加速并發癥的到來。
那么中醫是怎么解釋這種現象呢?賈春寶博士指出,中醫將糖尿病分為痰濕淤阻型和脾腎氣虛型,臨床治療時,應該加以辨證。
痰濕淤阻型:相當于西醫的高脂血癥(肥胖癥脂肪過厚,包裹了胰島細胞,使胰腺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功能),中醫認為痰濕、淤阻是因為飲食肥、甘厚味,生濕生痰,痰濕凝聚,阻塞臟臟,影響水谷精微的氣化和轉運,血中糖仍水谷精微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痰濕凝阻可以導致血糖持續不降,甚至查胰島素分泌其指標正常或偏高,即時用大量胰島素注射,配合口服降糖藥物,包括文迪雅等解決胰島素抵抗的藥物聯合使用,血糖仍居高不下。
中醫臨床上運用利濕化痰、解郁清熱之法可迅速使血糖下降,排除痰濕,解決胰島素抗。在臨床上,我們除運用具以上功能的中藥之外,還配合大量的可食用、又具有藥物作用的真菌類中藥,可以達到減少胰島素用量,甚至停服其它降糖藥物,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
脾腎氣虛型:脾主氣、運化水谷之精微,腎主陽、統領一身之陽氣,脾腎氣虛、陽氣運化無力,水谷精微難以四布,代謝之痰濕無力氣化,導致氣血不運、痰濕停阻,血糖居高不下。臨床上多見大量胰島素注射,血糖值較高,難以下降,病人形體相對偏瘦,血脂升高不顯著。
對于這類病人,在臨床上,我們采用溫腎陽、健脾氣、布津液、化痰濕,可以使氣化得運、痰濕得除。再配合大量的可食用、又具有藥物作用的真菌類中藥,可使血糖平穩下降,胰島素用量逐漸降低,甚至可以停用胰島素。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促甲狀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孕婦血糖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代謝綜合征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哪些糖尿病患者需強化血糖監測?
2024-10-22內分泌不好通常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10-2242 天女寶寶的正常身高范圍是多少
2024-10-22葡萄糖酸鈣的正常用量是多少?
2024-10-22女性是否都會經歷更年期?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