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警惕“黃昏現象”
什么是糖尿病的“黃昏現象”呢?
糖友們對“黎明現象”可能都有所耳聞,也會小心提防。黎明現象是指糖尿病病人黎明時分出現的高血糖癥。這類患者白天時血糖控制還算滿意,就是每天早晨血糖很高。仔細的測定血糖可以發現,患者前半夜血糖還不太高,大概從清晨4時許血糖逐漸升高,到早晨查血糖時,血糖已經相當高了,這就是所謂的“黎明現象”。
“黃昏現象”與“黎明現象”的情況相同,是黃昏時候出現高血糖現象。為什么這兩個時段較其他時段特殊呢?這與人體內的生糖激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糖素)在24小時內的節律性分泌有關。通常情況下,人體內分泌的生糖激素從零點開始增加,至凌晨4:00~6:00達到高峰,然后下降,下午的17:00~19:00是生糖激素分泌的另一個高峰。正常人的基礎胰島素分泌會隨著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來保證血糖的正常。但是糖尿病患者卻因為其體內基礎胰島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抵制生糖激素帶來的生糖作用,而藥物使用時未能考慮到這一點,藥效不夠而導致。胰島素分泌與生糖激素的節律性分泌不協調,是產生這兩種現象的原因。
也有些患者“黃昏現象”發生得較晚,為睡前高血糖。目前“黃昏現象”沒有一個規范的診斷標準,但通常認為餐前或睡前血糖高于飯后2小時血糖1~2mmol/L的,為“黃昏現象”。“黃昏現象”和“黎明現象”一樣可以避免,只要藥物監管到位,藥效時間把握準確便可。也還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應對“黃昏現象”。
1、可將午餐分兩次吃,避免一次血糖過高的情況。
2、注意運動,在午飯后2小時做30~60分鐘的運動。一般每分鐘步行100步為一個運動單元,可以消耗熱量80~100卡,有效降低血糖。
3、可在午餐前改用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 。
4、可在早晚餐前用磺脲類降糖藥,在早餐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島素,亦可在午餐前使用餐時胰島素促泌劑 。
5、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黃昏現象”的人較多的,注射胰島素時最好使用胰島素泵。
6、病友也可以將詳細的血糖情況交給醫生,讓醫生幫助調整用藥,通過藥物避免此現象。
因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時有癥狀發生,而高血糖極可能毫無察覺,所以要預防這種現象的出現,還是要注重血糖的監測。只有監測到位,自己充分了解自身的情況,才可能避免所有的危險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促甲狀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孕婦血糖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代謝綜合征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哪些糖尿病患者需強化血糖監測?
2024-10-22內分泌不好通常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10-2242 天女寶寶的正常身高范圍是多少
2024-10-22葡萄糖酸鈣的正常用量是多少?
2024-10-22女性是否都會經歷更年期?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